人體自帶降火、疏肝、排毒穴,輕輕一按,痘沒了,疏肝解鬱還降火

@ 2019-01-16

肝火旺盛,容易暴怒,情緒異常,甚至會出現煩躁易怒、頭暈目眩、目赤面紅、尿液變黃等表現,這說明,肝火太旺了。

大家注意這樣一位武官,力量很強、火氣十足,它就是肝臟。他喜歡縱橫馳騁,無拘無礙,這樣它的疏泄、升發功能才可以暢行無阻。

假如人悶悶不樂,肝氣不順暢,一直被壓抑,大家可以想像一下,時間長了它自然就鬱結了。日常中,在飲食追求色香味的同時,也同樣兼顧營養健康的使命——可以給肝排毒。

人體自帶降火、清肝、排毒穴,經常按,對肝臟好!

1. 太衝穴:人體自帶的「牛黃」降火穴

輕鬆取穴:太衝穴位置足背側,在第一第二趾骨之間,它們的結合部位往腳腕方向有一個凹陷,這個凹陷就是。

作用:

壓力大,煩心事多、經常熬夜的人,很容易出現肝火、心火旺,多在額頭、眉心長痘,按摩太衝穴可幫助排解壓力,舒緩心情,降火排肝毒,緩解痘痘症狀;

方法:

用大拇指指腹用力按揉腳上的太衝穴,左右腳輪流按,直至局部有較強的酸脹感,每次按揉3~5分鐘。

2. 章門穴:疏肝穴

輕鬆取穴:章門穴位於側腹部,在第十一肋游離端的下際,側臥,舉臂取之。

作用:

此穴為臟會穴,統治五臟疾病。在消化方面對「消化不良,腹痛腹脹,腸炎泄瀉,肝炎黃疸,肝脾腫大,小兒疳積」有很好作用。平時,我們可以多敲打章門穴,以此促進膽汁分泌,膽汁豐富了,人體消化能力就會增強。

方法:

這個穴位最合適的方法就是敲打,一次敲打200下。

3. 湧泉穴:排毒穴

輕鬆取穴:湧泉穴,在人體足底穴位,位於足前部凹陷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三分之一處

作用:

如果你下頜長痘,容易疲倦,都是因為腎臟體內積累毒素的表現。湧泉穴是人體最低的穴位,如果人體是一幢大樓,這個穴位就是排污下水管道的出口,經常按揉它,可引火下行,尤其排毒效果明顯;

方法:

在足底部,卷足時足前部凹陷處,約當足底第2、3趾趾縫紋頭端與足跟連線的前1/3與後2/3交點上;

這個穴位比較敏感,不要用太大的力度,稍有感覺即可,以邊按邊揉為佳,持續5分鐘左右即可;

除此之外飲品和食療必不可少!

1. 中藥飲品——七皇草養苷.. 膏

在《中國醫藥》上,介紹了一款古法熬製,改進自東漢名醫張仲景著述的《金匱要略》裡的一劑藥方。

【製備】主料由蜂蜜、梔子、魚腥草、枳椇子、葛根、野菊花、大棗、枸杞子、佛手、決明子、玉米須等配成。組方經過七大工序,64倍高度濃縮,最後加以蜂蜜熬製而成。

【用法】每日早晚沖泡一次,每次取10ml左右,加入100ml左右溫開水,攪拌後即可食用。

【功效】肝臟虧損、肝火旺、氣血不足、肝功能下降,以及由此引起的脂肪肝酒精肝等,均可以進補此方,能有效促使肝臟虛弱者恢復健康,增強體質,改善身體狀況。

【注意】高血糖、糖尿病、孕婦禁用

2. 日常食療:清燉牛肉

【原料】

黃牛肉250克,肥母雞肉60克,熱豬油30克,精鹽5克,料酒5克,味精2克,花椒1克,薑塊5克,蔥段10克。

【製法】

(1)將牛肉用冷水漂半小時後,整塊放入沙鍋內,再倒入開水200克,在旺火上燒開後,撇去浮沫,加入蔥段、薑塊、花椒、料酒及雞肉。再燒開後,撇淨浮沫,轉文火火靠。

(2)火靠至牛肉將熟時,取出牛肉,橫著肉絲切成3厘米見方的塊,再燉至酥爛,去掉花椒、蔥段、薑塊,加入精鹽、味精和豬油即可。

【功效】中醫認為,牛肉入脾、胃經,有補脾胃、益氣血、強筋骨的功效。而西方營養學認為牛肉蛋白質含量高,脂肪含量低,味道鮮美,受人喜愛,享有「肉中驕子」的美稱。可以養護肝臟。

【注意】患有肝炎、腎炎者亦應慎食之,以免病情加重或複發。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