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盟上台掌權8個月後,美國籍政治學者碧利潔(Bridget Welsh)指出,人民普遍上對希盟政府感到失望。
她點出,種族關係仍深深地左右大馬政治,也導致希盟政府間接地忽略原有的支持者。「不若美國總統川普那樣(在當選後)滿足自己的支持者,同時維持政權,大馬卻沒有這種情況發生。」「所以,各方都感到失望。」碧利潔在昨日一項論壇上表示,儘管希盟選前點出諸多的政治承諾,但如今的大馬處境卻如同緬甸般,民主改革已經大大放緩,甚至到了停滯不前的地步。
她形容,國內局勢目前令人很擔憂,而公眾的普遍失望源自大馬社會的分裂,以及他們認為希盟政府力圖增加馬來人在國會的代表權。接棒課題帶來不穩定碧利潔在論壇上也指出,首相馬哈迪未來交棒給公正黨主席安華的課題,也會在不久的將來成為重要的議題。「馬哈迪與安華之間的繼承課題,圍繞著權力鬥爭,此事已經延燒好一陣子,而他們身邊的人是問題的源頭。」
「這是因為政治人物人相互不信任,而這已經相當大程度上傷害國家的穩定。」馬哈迪一再強調,他會信守承諾,在雙方同意好的時間被,將領導權移交給安華。而安華也多次強調與馬哈迪的關係良好,要求外界停止傳聞,且聲稱目前全力支持馬哈迪的領導。兩人仍無法獨自掌政碧利潔估計馬哈迪交棒安華的途徑有不少的可能,包括了爭奪掌控國會議席的「數字遊戲」——惟兩人目前仍無法分出高下。「他們必須合作,因為兩人都沒有足夠的(國會議員)人數來獨自掌政。他們依賴彼此。」
「但很不幸的是,情勢還有很多變數,但很多人沒看到這一點。」碧潔利也以大第14屆大選後議員跳槽為例,指雙方都在拉攏人數,導致需要「青蛙」跳槽的事發生。擔心「巫統基因」擴散至於巫統和伊斯蘭黨作為在野陣線,碧潔利對兩黨評價不高,認為巫統在敗選後一蹶不振,而伊斯蘭黨的伊斯蘭主義立場,導致它難以成為全國政黨。而論壇另外一名講員G25傑巫組織成員莫哈末道菲(Tawfik Ismail),也表達了對國內馬來人為主的政黨都含「巫統基因」感到擔憂。他表示,巫統向來是國內最大的馬來政黨,但想要打破巫統巨大影響力之際,卻「接受巫統(領袖)進入團結黨,會讓巫統幽靈一直困擾你。」該論壇是由精英大學所舉辦,題為「建立新馬來西亞的議程和願望」。其他的講員包括了G25傑巫組織成員莫哈末道菲(Tawfik Ismail)和莫哈末沙里夫(Sheriff Mohd Kassim)、前外交官里專古賽里(Redzuan Kushairi)、精英大學副校長查卡里亞(Zakaria Ahmad )以及大馬普華永道會計公司代表鄭順英(Patrick Tay Soo Eng,音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