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關節由股骨下端、脛骨上端和髕骨構成,是人體最大最複雜的關節,屬於滑車關節。
膝關節疼痛是50歲左右人群善於出現的一種疾病。疼痛時人的活動受限制。走起路來步履蹣跚,上下樓時關節疼痛,關節僵硬,邁不動步,下蹲困難,關節活動時有摩擦音。嚴重者關節積水、腫脹甚至變形。有些人去醫院進行治療,抽積液,打封閉針。
膝關節疼痛有幾種類型呢?總結了幾種常見的情況:
關節退變,關節上有一層關節軟骨的東西,隨著年齡的增長,軟骨磨損變薄,失去了往日的彈性。
骨質增生,關節軟骨退變後,人體為維護關節的穩定性,逐漸長出骨贅,這就是骨質增生也是常說的骨刺。
骨膜炎,是關節受到創傷或關節內病變刺激滑膜引起滑膜充血水腫。
半月板損傷,膝蓋腔裡兩個像月牙一樣的墊片。關節劇烈旋轉時發生撕裂。
髕骨軟化,膝蓋骨表層軟骨因反覆扭傷或不合理運動引起的退變。運動員多發生這種疼痛。
除了去醫院,我們還可以通過平時的保養和護理,讓膝蓋疼痛的次數減少。像膝蓋保暖,按摩,手足反射區,緩解疼痛。
【足療】1.處方。
按摩膝、肝、脾、下肢反射區各3分鐘。
膝關節痛足療治療圖譜
2.操作手法。
膝反射區:一手持腳,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彎曲,用食指第一指間關節頂點施力,環繞反射區的半月形周邊按摩。力度以反射區產生酸痛為宜。見圖1-29。
膝反射區操作手法
肝反射區:一手握腳,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彎曲,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頂點施力,向腳趾方向按摩。力度以反射區產生酸痛為宜。
脾反射區:一手握腳,另一手半握拳,食指彎曲,以食指第一指間關節頂點施力,定點按壓。力度以反射區產生酸痛為宜。
下肢反射區:一手持腳,另一手的食指指間關節定點按壓。
下肢反射區操作手法
【手療】
1.處方。
按摩膝、肝反射區各3分鐘。
膝關節痛手療治療圖譜
2.操作手法。
膝反射區:用拇指按揉,力度以反射區產生酸痛為宜。
肝反射區:定點按摩,力度以反射區產生酸痛為宜。
【注意要點】
1.足手療治療一次可以見效。
2.平時應避免過分勞累和受涼,天氣轉涼時,膝關節宜戴護膝,加以保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