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醫科大學珠江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梁東輝表示,有的人實際年齡二三十歲,但血管年齡卻有五六十歲。當血管年齡比實際年齡大5歲以上,就有可能患上血管老化的疾病。如果再加上不良生活方式或高血壓、高血糖、血脂異常等多種危險因素,人體血管老化會明顯加快。
飲食太油膩,血管易受損。人攝入過多肥甘厚膩的食物,會導致血液內膽固醇、三酯甘油等脂質濃度大幅提升。這些黏稠物質就像水管里的水垢一樣,一方面容易沉積在血管壁上堵塞血管,另一方面還會增加血液黏稠度,久而久之,大血管的管腔越來越窄,毛細血管甚至堵塞,引發血栓形成、血管閉塞等疾病。
吸菸及二手菸,血管易中毒。煙中含有大量的尼古丁,會導致人體腎上腺素的分泌增多,可使心跳加快、血壓升高。同時還會刺激血管收縮和痙攣,血流阻力增大,導致血管壁彈力纖維和膠原纖維退變,血管變脆變硬。
吃多鹽和糖,血管壁易變皺。吃鹽過量,易引起血壓升高,降低血管彈性,增加動脈硬化風險。長期吃糖過量,可使參與糖代謝的胰島素分泌過多,加重胰島細胞的負擔,久而久之,導致胰島素抵抗和慢性炎症,使血管壁內皮受損,血管變皺,誘發動脈粥樣硬化,或促使血栓形成。
熬夜睡不足,血管易老化。熬夜等不規律的作息習慣,會使人體多種腺體出現分泌過剩或分泌不足的現象,導致激素水平失調,引起器官功能的局部亢奮或萎靡,造成血管收縮異常,血壓升高。同時,不規律的生活還會使人體代謝產生障礙,大量毒素沉積,自身修復能力減退,血管受損。
懶惰不運動,血管難清理。缺乏運動,心臟的泵血機能會逐步弱化,血管中血液流速減慢,氧氣運輸能力下降。一方面多餘的脂肪、膽固醇、糖分等會積在體內,影響血管內皮功能和抗氧化作用,血管彈力減弱。另一方面人體產生的大量有毒物質也不能快速排出體外,加速血管硬化和血管壁增厚,從而引發血管疾病。
壞情緒傷血管,壓力大可引爆血管。憤怒、焦慮、抑鬱、壓力等不良情緒,可激活神經內分泌和血小板的活性,引起血管內皮的損傷,使血管容易變硬,還會引起血管痙攣,從而增加血栓形成的風險。突然過大的精神壓力也容易引發急性心腦血管事件發生。
飲食不衛生,同樣傷血管。 攝入腐敗變質的或不衛生的食物,可能引起血管的炎症反應,導致血管彈性喪失、血管堵塞。另外,口腔中食物殘渣經細菌發酵產生的毒素一樣不可忽視,不注意口腔衛生,也會誘發動脈硬化。
廣東科技報記者 王育煌 通訊員 伍曉丹
編輯 姚贊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