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5歲以後,血管好不好「先看腳」,戒掉2事,血管健康人長壽

@ 2019-01-10

很多人都覺得心腦血管是中來年人的專屬名詞,其實不然,我們的身體可能從三十歲以後血管的斑塊就會變得越來越大了,到了45歲以後,是比較危險的。所以如果平時的飲食跟生活習慣不健康,血管也會變得不健康,時間久了,就容易造成血管的彈性下降,血液流通受阻礙,進而引發一系列的心腦血管疾病。

45歲後,血管好不好「先看腳」

1、看腳的顏​​色

我們先把自己的雙腿抬高,然後平躺,呈45度腳左右,時間是2分鐘,然後觀察自己的雙腿:如果發現有一條腿出現蒼白,甚至有點蠟白,而且腿的皮膚有點透明的感覺。這個時候再把腿放下,如果變白的腿又變得潮紅了,那麼很有可能說明這條腿發生了缺血的症狀。

2、看腳趾甲

我們可以通過腳趾甲的變化來堅持血管是否健康。如果腳趾甲已經出現了增厚或者是變形的情況,那麼就說明你的血管可能出現問題了,或者是有血栓的症狀。因為腳趾甲的生長速度較慢,不像手指甲一樣快,所以腳趾甲中的一些物質會比較穩定,因此可以作為一種測量方法。

3、看腳背

我們通過腳背也可以判斷血管是否健康,摸一下自己足部的最高點,感受一下脈搏,如果可以摸到這個足部的脈搏,那麼說明我們的動脈血一直通到了足背部。但是我們會發現,走了一段路之後,能發生了輕度的動脈血管堵塞。腳是我們身體的末梢,同時也是心臟最遠端,因此血管有問題,腳是最先有感覺的。

45歲後,戒2事,血管健康人長壽:

1. 高鹽飲食

有關研究發現,吃了太多的含鹽量高的食物,在短短半個小時之後,血管擴張的能力就會受到一定的影響,從而導致心臟容易受傷。即使遠離的原來血壓正常,食鹽攝入過多,也會對血管造成一定的傷害,不但會引起血壓升高,也容易加重冠心病的發生。

2. 長期熬夜

當人體在熬夜的時候,傷害的不緊急是身體,本身的心腦血管生物鐘也會被打亂,此時體內腎上腺素分泌過多,容易引起血管收縮、讓血液流速變慢。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