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嘴唇,有些人想到的可能是最近流行的口紅色號,有些人也許只會想到乾燥、爆皮的苦惱。
其實,嘴唇的顏色和光澤,不僅影響顏值,從中醫觀點來看,還能反映身體狀態。《生命時報》採訪中醫,教你讀懂唇色裡的健康密碼。
受訪專家
河南省中醫院治未病科副主任醫師呂沛宛
北京老年醫院中醫科主任醫師李方玲
健康紅潤、有光澤的唇色,表示氣血調和。下面這幾種狀態、顏色變化,提醒你需要關注身體健康了。
健康的唇色
唇色偏黑
體寒陽虛
氣溫下降,人體新陳代謝、血液循環變差。此時,若嘴唇偏黑伴隨手腳冰冷、容易疲倦、體力差、胸悶氣短、易拉肚子等,可能是由於體寒、陽氣虛弱所致。
唇色發黑
建議:日常飲食中,可加些肉桂、花椒等溫熱調味品;或吃些溫熱性蔬菜,如生薑、韭菜、大蒜、南瓜等。
另外,注意適量補充脂肪、蛋白質、碳水化合物等能提供熱量的食物。
唇色偏紫
血瘀
若唇色偏青紫色,可能是由於血瘀造成的。長時間久坐不動,或肺運行氣血能力低下,會造成血液循環差,氣血瘀積。
唇色發紫
建議:
唇色偏紫的人,養生原則是活血化瘀,可多用山楂、玫瑰花等泡水喝。 飲食上應多吃甘平、甘溫及有活血通脈作用的食物,如糙米、黑米、茄子、洋蔥等。 每日適量運動,可選擇散步、慢跑、登山、太極拳、舞蹈、瑜伽、八段錦等。
偏白
血虛
唇色發白的人一般連帶臉色蒼白,下眼瞼也會從粉色變成偏白色,屬於血虛,通常表現為頭暈、易心悸、手腳發麻、脫髮,女性生理期晚來、量少、顏色偏淡紅等。
唇色發白
建議:
血虛的人,日常保健可吃些龍眼肉、葡萄、紅棗、荔枝等補血養血。 若是缺鐵性貧血造成的,可吃些含鐵量豐富的食物,如動物血、動物肝臟、動物腎臟和紅肉等。
偏深紅
有「內火」
唇色偏深紅,中醫認為可能是熱盛所致,高燒患者容易出現。
唇色偏紅
建議:
日常可以吃些苦瓜、冬瓜、絲瓜、西瓜等果蔬清熱。 如果經常上火,可在中醫指導下服用清熱解毒的中藥緩解,如黃芩、金銀花、蒲公英、梔子、黃連。
嘴唇乾
身體缺「水」
當體內水分不足時,不僅容易嘴唇乾裂,也會有皮膚乾燥、手心發熱、心情煩躁、失眠、大便乾硬等問題,發高燒、患有乾燥症的人特別容易因為熱盛導致嘴唇乾裂。
唇色偏乾
建議:
日常可多吃些桑葚,能養血滋陰、生津潤腸;銀耳、黑木耳分別能生津化痰、滋陰潤燥。 嘴唇易乾裂的人,可用沙參、麥冬、玉竹、百合等中藥泡水喝;如果還有上火症狀,可在醫生指導下加寫清熱藥物。
嘴唇爆皮
脾胃積熱
「脾開竅於口,其華在唇」,意思是口唇的色澤與脾的運化密切相關。如果嘴唇發炎、腫脹甚至破皮,可能是脾胃出了問題。
嘴唇起皮
建議:
這類人多喜歡吃燥熱、刺激性食物,容易導致脾胃積熱,從而引起嘴唇破皮。如果症狀嚴重、伴有便秘,不妨用神曲、麥芽促進脾胃運化,用黃連清除脾胃積熱。 日常可以喝點清熱的椰子汁,吃些小白菜、火龍果、香蕉、梨清熱通便。 焦慮、情緒緊張、壓力大的人,唇炎可能反復不愈,可試試喝點甘麥大棗湯(甘草、小麥、大棗等量,泡水喝)。
嘴唇乾的時候,一定要多喝水,並保持嘴唇的干淨濕潤,可用含凡士林、魚肝油、維生素E等成分的無色護唇膏塗抹。
特別提示:
突然出現嘴唇顏色發紫或發白,伴有心前區疼痛、呼吸困難等症狀時,可能是突發心髒病,最好及時到醫院就診。
本文僅供參考,不具備醫療診斷功能,如有身體不適最好及時就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