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望診」,從手掌看身體的情況

@ 2019-01-10

提起「望手診病」,一部分人從形式上很自然地就將其與「看相算命」聯繫起來,其實兩者之間無論是目的還是方法,均完全不同。後者是通過觀察外貌或外觀來判斷事物的本質和好壞優劣,這層意義上的「相學」則是中西醫文化中的一個組成部分,而前者則是在此基礎上發展而來的一種診斷疾病的方法。

早在《黃帝內經》就記載到「視其外應,以知其內臟,則知所病矣」。意思是說,通過觀察人的外在表現,就可以知道哪個臟腑有病,並​​可進一步判斷患的是什麼病,這是因為人體臟腑氣血發生變化,必然會反映到身體表面。手診亦不例外。手診,是醫生運用自己的感官(視覺、觸覺等)而不藉助其他輔助器械,對手上的徵象進行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人體健康狀況並可得出中醫辨證或西醫診病結論的一種診斷方法。

人類認識自然,80%以上的信息由視覺獲得,無論西醫學的「視、觸、叩、聽、嗅」,還是中醫學的「望、聞、問、切」,其「視」「望」均排第一位。即使是使用現代化儀器檢查,大多數也是通過適當的手段轉換為視覺可及的範圍內以輔助診斷。因此,現在所指的手診,主要是指對手部的望診。

經過多年的臨床觀察,創立了氣色形態手診法,這是一種醫生運用正常視覺,對患者一側或雙側手的氣、色、形態進行系統、有目的的觀察,以了解對方的健康狀況的特殊診療方法。該方法結合了中醫基礎理論和現代醫學的相關知識,具有獨特的診斷方法和系統的辨證認知理論。氣色形態手診法具有觀察簡單直觀、無損傷、經濟實用及超前診斷等特點。知道了這麼多優勢,那到底應該如何收集手掌的信息呢?一般通過兩個方面即「位」和「相」,它們之間有先後順序。「位」就是位置,內臟在手上的反射區,找清位置以後,再看「相」。所謂「相」就是位置上顏色的變化。

我們特選過敏性鼻炎、咽喉炎、支氣管炎及肺結核這4種疾病的手診徵象進行說明。

支氣管炎

【手診反射區】氣管、支氣管的手診部位,在手掌無名指與小拇指的分界線上,感情線的上方段,呈一條線狀。

【典型症狀】急性支氣管炎是病毒及細菌感染,或物理、化學刺激所引起的氣管和支氣管的急性炎症,表現為咳嗽、伴胸骨後疼痛等症狀。慢性支氣管炎發病時一般患者症狀不重,主要有咳嗽、咳痰等症狀,尤以清晨明顯。痰呈白色黏液泡沫狀,黏稠,不易被咳出。

【具體病症的手診徵象】急性支氣管炎:在氣管、支氣管手診部位有浮的、較淺的白色斑點,顏色較淡,呈疏散狀態。症狀較重者在其氣管、支氣管手診部位,可有斑點濃白、發亮、紅白相間、偏紅或潮紅的手診徵象。急性支氣管炎的手徵,往往與鼻、咽部的浮淺的白色斑點同時出現。慢性支氣管炎:在氣管、支氣管手診部位的皮膚紋理增粗、增厚、變黃,有暗棕色的、凸起的斑點,且凸起的區域相對較大,有時甚至是整個支氣管區凸起。慢性支氣管炎急性發作,在上述手診徵像上,間有花白或潮紅的顏色,但不太重,易被黃色蓋住。

【檢查項目】氣管、支氣管手診部位有炎症徵象的人,應去醫院做血常規及胸部x線透視等檢查。

咽喉炎

【手診反射區】咽、喉的手診部位在中指豎直平分線與手掌感情線的交點處偏上。

【典型症狀】咽炎、喉炎常同時發病,患者主要有咽喉部髮乾、發癢、有異物感及疼痛等症狀。

【具體病症的手診徵象】急性咽炎、喉炎患者的咽喉手診部位有白色或花白的斑點,比較浮且散;慢性咽炎、喉炎患者的咽喉部手診部位有凸起的黃色或暗紅色的斑點;慢性咽喉炎急性發作,患者的咽喉手診部位在黃色中間又間有白色或紅色的斑點。

過敏性鼻炎

【手診反射區】鼻的手診部位,在中指及手掌交界線中點的略下方。

【典型症狀】過敏性鼻炎是鼻部變態反應性炎症。患者因接觸致敏原而突然發病,並可很快恢復正常。其典型症狀有鼻癢、打噴嚏、流清涕及鼻塞等。

【具體病症的手診徵象】過敏性鼻炎的手徵為在鼻的手診部位有青色的斑點。季節性過敏性鼻炎在青的顏色之上,有白或紅的點;常年性過敏性鼻炎則青色偏暗。

肺結核

【手診反射區】肺的手診部位在氣管、支氣管手診部位的兩側,即無名指與小指分界線的兩側,感情線上方的區域。

【典型症狀】肺結核早期或病變輕微者一般常無症狀,病變活動性大或破壞嚴重者,主要有發熱、盜汗、疲乏、食慾不振、咳痰、胸痛等症狀。

【具體病症的手診徵象】患者肺的手診部位有一個或數個白色的、邊緣清楚的圓形或橢圓形斑點,一般為肺結核早期;斑點呈灰色或紅白色,一般為結核活動期;氣色斑點中如有一灰色的圓形區域,則預示結核已形成空洞;有陳舊的​​、橘黃色、老繭似的,圓形或橢圓形凸起,則預示為結核鈣化點。

【檢查項目】肺的手診部位有肺結核手診徵象的人,應去醫院做痰、血常規、血沉、舊結核菌素試驗、胸部X線等檢查。需要說的是,望手診病僅是望診的一部分,若能進行中醫辨證,則要結合望診的其他內容及「聞」「問」「切」等內容,做到四診合參,則準確率會更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