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8億年的宇宙演化把我們人類帶到了這裡:一代又一代的恆星需要誕生、死亡去合成重型元素;小型的原初星系需要聚集然後融合形成今天的銀河系;星際氣體雲需要瓦解崩塌形成新的有岩石行星環繞的恆星;最後,人類這個物種才終於得以在幾十萬年前出現。
50年前人類就已經發射探測器造訪了其他行星,太陽系從來都不是一成不變的,但無論人類採取什麼方法,事實始終是無法改變的,地球及太陽系終有一天會走向終結。
對於地球,一系列的地質活動會陸續發生,也許現在的人類很難認出以後的地球。再過100000年,下一個冰河時代可能來臨,在未來數百萬年之內,黃石超級火山將可能爆發,永遠地改變地球的景觀。到那時,如果有幸從外太空看地球,那將不再是一個蔚藍星球,而很有可能是一顆亮白色的冰凍星球!
但這並不是地球最終的歸宿!
隨著年齡的增長,太陽將持續變得越來越熱,大約10到20億年內,會蒸發掉我們的海洋,終結地球上的所有生命。最終,大約50到70億年,太陽的核心燃料燃燒殆盡,逐漸膨脹為一顆紅巨星,水星和金星會被太陽吞沒掉,而地球和月球有可能會被推向外圍軌道,如果計算正確,當太陽膨脹成一顆紅巨星後地球不會被吞沒。然而,地球會變得非常非常熾熱。
像宇宙中大多數恆星的命運那樣,太陽在耗盡剩餘的核燃料後,其外層物質會剝離形成行星狀星雲,核心將轉變為一顆白矮星。但是包括地球在內的剩餘的太陽系行星,仍然會繼續圍繞它逐漸冷卻的殘骸運轉。
最終,地球 ( 以及其他所有的行星,在足夠長的時間後) 將會完成軌道衰減,被螺旋吸入太陽系的中心物質中,這就是我們的命運!
然而,不管我們的世界在烈火中毀滅多少次,由於不斷膨脹以及溫度的不斷下降,整個宇宙的終極命運都將是無比寂冷、無比空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