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希望能在生活中保持身心愉快,吃得好、睡得好,心情就好。然而,胃一旦出了毛病,生活幸福感就會大打折扣。
身體健康的人,如果長期飲食習慣不佳,胃就容易生病。而本身患有疾病的人,再不注意忌口,就易導致胃部疾病反反覆復,遷延不愈。比如結腸潰瘍患者、胃食管反流患者,就應該少吃油膩寒涼的食物。
想要養胃護胃,就一定要保護胃黏膜,它是胃部的第一道防線,也是治癒胃部疾病的關鍵。
胃黏膜具有自我修復能力,但如果反覆出現不良刺激,就會影響它的修復,使黏膜損傷變成粘膜下更為嚴重的出血和潰瘍。
在生活中,主要有以下幾種食物和飲料容易傷害胃黏膜:一是高溫食物;二是重口味食物,比如高鹽、高糖、高油或者重辣的食品;三是過於粗糙的食物;四是生冷的食物,比如冰鎮飲料、水果和涼拌蔬菜等,不能一口氣吃太多。
除此之外,煙、酒、濃茶、咖啡等也會刺激胃粘膜,有胃病的人要注意控制攝入量。
為了胃部健康,我們還應該堅持兩個好習慣。
1,適當多喝白開水
燒開後又晾涼的白開水,在中醫上被稱為太和湯,有一定保護胃黏膜的作用。很多人飲酒後習慣用濃茶來解酒,但它們都對胃黏膜和心臟有刺激性,酒後多喝一些白開水才是解酒養胃的正確方式。
2,儘量吃新鮮食物
不要把食物放進冰箱裡太久,因為冰箱的保鮮能力有限,隨著時間推移,細菌和黴菌也會漸漸滋生,容易污染食物。
我們應儘量每天購置新鮮食材,如果必須放入冰箱儲存,要注意食物的保鮮法則:
雞鴨魚肉為生鮮製品,冷藏時存放不超過1~2天; 吃剩的熟食,或葉菜類的蔬菜,比如白菜、菠菜等,冷藏不要超過3天; 牛奶等奶製品冷藏不要超過5天; 塊莖類的蔬菜和大部分水果,儲存不要超過1周; 新鮮雞蛋儲存不要超過5周。
另外,冰箱要定期維護和清潔,以保證吃得健康。
今日小結
養護胃部健康,需要長期保持良好的飲食習慣。如果有胃病,應及時治療,以免發展為慢性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