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一字記之曰「變」。這一年,民心思變,促成509全國大選的中央變天。沒有任何事件比改朝換代、執政60年的國陣下野,大馬迎來首次政黨輪替,更值得被記錄在案、載入史冊。政治七十二變!今年是大馬歷史性一年、奇蹟般一年。509全國大選前的國陣,仍被外媒喻為「永不沉沒的大船」,認定前首相拿督斯里納吉統率下,國陣仍堅若磐石、穩坐江山。但希望聯盟經過激烈政治重組後,土著團結黨名譽主席敦馬哈迪和人民公正黨主席拿督斯里安華上演戲劇性大和解,20年恩怨一朝泯,推舉敦馬為替代首相人選,造就反對黨逆襲戰功成。「貪腐」是人民的共同敵人。大馬人團結在此共同目標下,實現了變天奇蹟,讓93歲高齡的敦馬重返布城任相,寫下世界民主選舉中的傳奇篇章。傳奇雖啟,但政治變幻仍波詭雲譎。希盟上台後政策不斷「U轉」、國陣成員黨出走、巫統退黨潮爆發,東馬區域政治崛起,沙巴局勢一變再變,改變勢態似乎停不下來。「變」是2018年的局勢主調。但大馬政治的七十二變只是開始,並將延續到2019年。檳城大事記
檳洲自2008年308全國大選被反對黨攻克後,儼然已成反對黨福地,是民主行動黨心臟州。2018年5月9日—檳州希望聯盟第3度狂勝檳州是大馬改變的火車頭之一,自2008年308全國大選被反對黨攻克後,儼然已成反對黨福地,是民主行動黨心臟州。今年509全國大選,檳火箭則夥同公正黨、誠信黨和土著團結黨組成檳州希盟,在全檳40個州議席中再度以狂風掃落葉之勢奪下37席,是火箭19席、藍眼14席、土團黨2席和誠信黨2席。檳民政黨自308失去州政權後一蹶不起,與檳馬華一起均3度捧蛋。就連強勢如檳巫統,在505反風最盛時仍能保住10個州議席,是次大選都被打得七零八落,只剩兩席苟延殘喘。檳誠信黨更攻破被視為伊黨「不敗堡壘」的柏瑪當巴錫,只靠對手因技術性錯誤,不戰而勝打下本那牙州議席,成其政治火種。檳希盟的第三度狂勝,喻示檳反對黨氣數將盡。
時任首長林冠英在布城政權易手後上京出任財政部長,並由檳行動黨主席曹觀友出任檳州第五任首長。檳行動黨最終在這10年光景,完成了入駐光大、助力攻克布城。5月14日曹觀友正式宣誓就任,登上了人生政治高峰。
檳首長曹觀友11月16日親自動議修憲法案,在檳州憲法第7(2)(a)條文中加入委任首長的額外條件,禁止任何曾在兩屆立法議會擔任過首長的議員,再度受委首長。2018年11月16日—檳州通過限制首長兩屆任期檳希望聯盟於11月16日在檳州議會,以33張票對0票三讀通過修訂州憲法,成全國首個限制首長任期兩屆州屬,實踐了檳希盟509大選的競選宣言。檳州共有40個州議席,修憲門檻為三分之二即27張票。希盟在議會中掌控37議席(行動黨19席、公正黨14席、團結黨2席、誠信黨2席),巫統和伊黨各2席及1席,3名在野議員投棄權票。檳首長曹觀友11月16日親自動議修憲法案,在檳州憲法第7(2)(a)條文中加入委任首長的額外條件,禁止任何曾在兩屆立法議會擔任過首長的議員,再度受委首長。檳立法議會議長拿督劉子健讚揚曹觀友完成歷史壯舉,因為沒有任何政府,會像檳州政府般利用本身在議會的三分二優勢,來限制自己的首長任期,而非擴大權力、鞏固執政優勢。他形容曹觀友領導的州政府是具前瞻與民主的陣線,讓檳州向民主化邁一大步。吉打大事記
敦馬在大選前宣布上陣蘭卡威國席當晚,出席人數破萬,吉打州變天徵兆早已顯現。敦馬效應刮改革風? 吉州國陣面對慘敗國陣貪污腐敗政策、開除前吉打州務大臣拿督斯里慕克里及敦馬哈迪效應颳起的改革旋風,是造成國陣在吉打州慘敗的主要原因。
大選投票日前兩天,行動黨林冠英蒞臨米都為吉打州希盟候選人造勢時,民眾給予希盟支持的熱烈場面。由土團黨、公正黨、行動黨及誠信黨組成的希盟形像深入民間。吉打州變天徵兆其實已在大選進行前2個月顯現,希盟巨頭在吉打州峨占必叻及蘭卡威展開的巡迴演說,已看出國陣必會在大選中失去江山,出席政講集會人數破萬人,也是吉打州任何政黨主辦演說會最多人次的集會,只有希盟能夠締造這個記錄。馬華民政國大黨全軍覆沒在第14屆全國大選,吉打州的成績直到5月10日凌晨才正式出爐,成績結果吉打州36州席中,希望聯盟成功奪下18席,伊黨15席,國陣巫統3席,形成希盟18席對反對黨(巫統與伊黨)18席的懸峙議會。由原任吉打州務大臣拿督斯里阿末巴沙領軍的吉打州國陣,經歷有史以來的慘敗,包括阿末巴沙本身上陣的蘇卡默蘭迪州席,也守土失敗,阿末巴沙參選6屆是長勝軍,惟在第14屆大選終被公正黨占比里拉下馬,首次敗選。占比里以6251張多數票,擊敗阿末巴沙,占比里獲得1萬3301票,阿末巴沙獲得7050票,伊黨莫哈末沙比里獲4580票。馬華、民政黨及國大黨全軍覆沒,人民黨競選1國4州議席也一敗塗地。蘭卡威1國3州皆由希盟囊括,由希盟主席兼土著團結黨名譽主席敦馬哈迪上陣的焦點區蘭卡威國席贏得滿堂紅,敦馬哈迪得票18954票,以8893多數票,擊敗原任國會議員拿督納華威阿末,後者得票10061票,伊黨祖比爾阿末得票5512。
吉打州馬華及民政黨候選人在第14屆大選全軍覆沒,左起陳勇樺、陳國祥、許漢宏、拿督謝順海局紳、蔡通易、拿督姚煒豪、以及拿督梅振仁在大選提名日前領取委任狀時合影。馬華競選的2國4州,即亞羅士打國席、巴東色海國席、哥打達魯阿曼州席、峨侖州席、巴甲亞蘭州席、以及居林州席全部敗選。民政黨競選的2個州席即德卡州席與西塘州席亦敗選。馬華亞羅士打國會候選人拿督姚煒豪敗給「天兵」公正黨曾敏凱,馬華巴東色海國席候選人拿督梁榮光不敵公正黨蘇仁德仁、哥打達魯阿曼州席候選人陳勇樺亦敗給行動黨新丁鄭瑞隆,峨侖州席候選人拿督梅振仁敗給公正黨佐哈里阿都、巴甲亞蘭州席候選人許漢宏不敵原任州議員黃思敏、居林蔡通易則守土失敗, 被公正黨新丁楊慶傳拉下馬。吉打州民政黨主席兼德卡州席候選人拿督謝順海也不敵原任行動黨州議員陳國耀,西塘候選人陳國祥不敵原任公正黨州議員林桂億。吉打州15國席方面,希盟得10國席(即蘭卡威、古邦巴素(國陣原任國會議員兼前副內政部長拿督佐哈里巴哈侖落馬)、尤侖、波各先那、亞羅士打、吉打港口、馬莫、雙溪大年、巴東色海、以及居林萬拉峇魯),伊黨得3國席(錫、本同、以及日萊),以及國陣得2國席(巴東得臘,原任教育部長拿督斯里馬哈基爾卡力成功守土)、以及華玲。阿都拉曼退黨重擊國陣國陣當時只能在峨占必叻州議席及華玲國席勝出,在吉中及吉東區只有1國1州的國陣 ,根本無法在吉打州政壇再掀起任何波浪,這也是峨占必叻州議員拿督古阿都拉曼日前宣布退黨成為傾向希盟政府的獨立議員。據政治分析專家指出,阿都拉曼打出退黨招數,等於給了吉打國陣嚴重一擊,讓吉打國陣進一步跌入「深淵」,來屆大選要捲土重來可不是簡單的事了。霹靂大事記
希盟509大選成功奪過霹州政權,全體議員舉手歡呼。未能掌握多數議席? 霹希盟執政路艱巨2018年509大選再次見證霹州改朝換代的格局,希盟這一次重演2008年大選奪得霹州政權的一幕,不過,基於霹州希盟未能掌握多數議席,尤其得面對巫統及伊斯蘭黨反對黨議員的聯手圍攻,看來霹希盟未來數年這條執政之路仍相當艱巨。霹靂州在2008年大選時,國陣一度失去霹州執政權,而由當時伊斯蘭黨、公正黨及民主行動黨組成的人民聯盟上台執政。然而,當時的民聯只執政不到11個月,就在3名民聯霹州議員退黨並轉向支持國陣的情況下,讓國陣重新執掌霹州的政權。國陣在2013年大選繼續執政霹州,而在今年的509大選,風水輪流轉,則由希盟拉攏兩名巫統議員後重奪霹州政權。由於希盟霹靂州政府並沒掌握多數議席,因此希盟上台執政後面對在野黨巫統及伊黨議員強勢的壓力,尤其巫統與伊黨聯手挑起的種族及宗教課題,讓希盟州政府在兌現落實發放新村永久地契的競選承諾時備受壓力。
沙拉尼(坐者中)在最近一次召開的霹州議會期間召開記者會,堅稱希盟霹州行政議員不斷遊說巫統州議員推倒現任大臣阿末法依沙。左2為前大臣贊比里。
霹州議會休會後,希盟霹州議員來個大合照,以示對霹州大臣阿末法依沙的支持。不過,隨著今年12月5日霹州議會休會後,希盟31位州議員也來個合照及表明支持大臣拿督斯里阿末法依沙的領導,來粉碎希盟霹州政府面臨倒台危機的謠言。面對種族宗教激化? 惠民政策穩住民心在種族及宗教激化的政治氛圍中,霹州希盟要在下屆大選繼續執政確實面對嚴峻挑戰,原因是必須考量穩住非馬來人支持的同時,也要讓不到三成馬來人支持率不會出現流失,並且讓更多的馬來人對希盟政府的施政有信心。霹州希盟在應對種族及宗教激化的挑戰必須使用政治智慧,不要走國陣的老路,不受巫統及伊黨採取的激進種族及宗教意識行動而聞風起舞,反之推出各項惠民政策措施以及搞好州內的經濟發展,爭取人民的支持以穩住州執政權才是上上之策。基本上,民主行動黨在下屆大選,守住非馬來人為主的選區並不成問題,不過,公正黨、誠信黨及土團黨在馬來鄉區在應對巫統與伊黨的強力挑戰,就必須以優越的執政紀錄說服鄉區馬來選民的支持,才能夠繼續執政。霹州希盟成員黨有必要化解彼此的分歧,團結一致的應對下屆大選,以繼續保住霹州執政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