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穴位1】位在手背上的「腰腿點」,對急性腰痛有效
如果是在運動中因為腰部扭動,或是開長途車長期維持同一姿勢等造成的腰痛,可以試著按摩「腰腿點」。腰腿點有兩點,分別位於手背上食指與中指的骨頭分界點中間,以及無名指與小指的骨頭分界點中間,可以使用牙籤進行穴位的刺激,一天進行2~3次,一次1~2分,就可減輕腰痛。
【穴位2】腰痛、虛寒、水腫、月經不順,就按「腎俞」
「腎俞」位於腰部背後最細的高度上,距離脊椎骨外側2個指頭距離的兩點。按摩時可將手叉腰,用拇指邊施力邊旋轉對「腎俞」進行刺激。如果是常常發病的慢性腰痛,則可將暖暖包貼在「腎俞」的位置緩和疼痛症狀。
【穴位3】「志室」對付身體僵直導致的慢性腰痛
「志室」是掌管腰部到頭部血液循環的穴位,腸胃虛弱或是腰痛的時候都可以按壓;又因為這個穴位有促進皮質類固醇分泌的作用,非常推薦容易感到疲倦或是覺得自己記憶力不好的人進行按摩。「志室」位於「腎俞」外側2個指頭的距離,可以試著用大拇指由外往內推壓,一天約進行5~10次。
【穴位4】對腰痛、便秘等大腸症狀有效的「大腸俞」
不只是腰痛,如果有便秘、拉肚子、坐骨神經痛等症狀,也可以按摩「大腸俞」。「大腸俞」位於骨盆最上端,距離脊椎骨外側2個指頭距離的兩點。可以使用大拇指按壓3秒後再離開3秒,重複數次;也可以雙手握拳墊於此穴位後躺下,用膝蓋彎曲來調整身體重心進行刺激,但因為這樣做屬於強烈刺激,須注意按壓時間不可太長。
【穴位5】剛開始的初階腰痛,要按「崑崙」
按壓「崑崙」對背後到腰部的初階單側腰痛有效,並有促進身體血液循環的效果,對於腿部的疲勞與水腫也都有用。「崑崙」位於腳踝外側骨骼與阿基里斯腱之間凹下去部分的正中央。可以用拇指對「崑崙」進行刺激,約按壓2~3秒之後離開,再重複按壓約進行3~5分鐘即會有效。
【穴位6】「中封」解決搬運重物造成的腰痛
按壓「中封」對於前屈或者蹲下時的腰背疼痛有效,對生理痛導致的腰痛也有效果。「中封」位於腳趾頭向上彎曲時,浮出來肌腱和腳踝內側骨骼之間的凹陷位置正中央。可用拇指對「中封」進行按壓,約3~5秒之後放開,再重複進行3~5分鐘即會有效。需要注意的是這個穴位不能進行太過強烈的刺激。
【穴位7】慢性化的腰痛,按「照海」有效
刺激「照海」可改善骶骨周邊痛、骨盆痛以及虛寒、花粉症、失眠等症狀。「照海」位於腳踝內側骨骼突起的正下方一個拇指的距離,可用拇指對「照海」進行按壓,約3~5秒之後放開,再重複刺激約3~5分鐘即會有效,必要時,可用暖暖包或濕的熱毛巾等進行熱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