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漫畫改編真人電影方興未艾之時,索尼決定反其道而行之,拍攝了蜘蛛俠電影的動畫版,且口碑不俗,成為今年動畫電影的黑馬。與單一英雄拯救世界的模式不同,這次是不同時空的蜘蛛俠們聯合出手抱團取暖,在消滅壞人的同時,也打開了自己的心結,開啟新的人生。
《蜘蛛俠:平行宇宙》劇照
蜘蛛俠打包拯救世界
「蜘蛛俠」這一角色由斯坦·李和史蒂夫·斯科特於1962年創造,是漫威世界中最受歡迎的角色之一。但本片的主角不是彼得·帕克,而是新生代蜘蛛俠邁爾斯·莫拉萊斯。
他生活在紐約的布魯克林區,是個非裔/波多黎各混血,狂熱的蜘蛛俠粉絲。父親是個正直但有點刻板的警察,母親是名護士,溫柔體貼。影片開始時,邁爾斯剛剛被父母從布魯克林轉入曼哈頓一所私立學校,父母對他充滿期待。但他還很不適應,更願意與社區中的朋友待在一起,也與自己的叔叔艾倫更親近,因為叔叔欣賞他的塗鴉天賦,鼓勵他成為一名塗鴉藝術家。
邁爾斯·莫拉萊斯
因為被一隻放射性蜘蛛意外咬傷,邁爾斯獲得了毒液衝擊、偽裝隱蔽、蜘蛛爬行、超凡聽力等一系列超能力。這座城市的頭號壞人金並建立了一台高度隱秘的超級對撞機,可以開啟不同宇宙之間的時空通道。金並的妻女在車禍中遇害,他希望藉此接回其他時空中的親人,但這一行為會導致紐約城的毀滅。
原先的蜘蛛俠,彼得·帕克阻止金並未果,將對撞機的電子鑰匙留給了邁爾斯。目睹偶像死亡的邁爾斯,無法駕馭自己的超能力,但其他時空的蜘蛛俠因為對撞機的反常操作來到了這個時空:中年彼得·帕克、女蜘蛛俠格溫、蜘豬俠、暗影蜘蛛俠和潘妮·帕克。
來自不同宇宙的六位蜘蛛俠
暗影蜘蛛俠來自大蕭條時期,是黑白兩色,帶著1930年代的處事態度,很難適應現代(彩色)世界,喜歡穿風衣、躲在黑暗角落裡,很像錢德勒小說中的硬漢偵探。潘妮·帕克來自未來,是個女中學生,在被蜘蛛咬傷後能與父親的機械戰甲心意相通,成為機甲蜘蛛俠。蜘豬俠真的是一隻卡通豬,女蜘蛛俠格溫在她的時空中失去了好朋友彼得·帕克,將自己封閉在孤獨中不願與外界接觸。中年彼得帕克,疼愛他的梅嬸去世,不敢要孩子與女友分手,每天窩在家裡頹廢度日,放棄自我管控,已經長出了小肚腩。他們帶著自己的問題與傷痛來到同一時空,遇到了在巨變前茫然失措的邁爾斯·莫拉萊斯。
暗影蜘蛛俠
潘妮·帕克
女蜘蛛俠格溫
中年彼得帕克
邁爾斯出現在蜘蛛俠漫畫中是在2011年,是漫畫編劇布萊恩·麥可·本迪斯和藝術家莎拉·皮切利另闢蹊徑的產物:如果彼得·帕克英雄獻身,那就可以有另外一個角色接過蜘蛛俠的衣缽,邁爾斯這個角色於是誕生,並且廣受歡迎。
菲爾·羅德與克里斯多福·米勒打造了《平行宇宙》這部電影,兩人此前執導過《天降美食》《龍虎隊少年》及續集,以及榮膺BAFTA和安妮獎的《樂高大電影》。當索尼找到這兩位要拍蜘蛛俠電影時,他們起初是拒絕的,因為蜘蛛俠的故事已經講過無數遍了。經過討論,認為如果要拍的話,就一定得是以邁爾斯為主角。
那麼一位後現代版的蜘蛛俠該是什麼樣的?最終,他們決定以一位同時代、截然不同的蜘蛛俠為主角,然後再將來自不同漫畫、不同版本的蜘蛛俠引入到這個環境中來。「這個設想探索了不同宇宙、涉及不同版本的蜘蛛俠,為我們開啟了一扇通往無限可能的大門。」
迷茫少年與頹喪大叔的互相救贖
斯坦·李當年創造「蜘蛛俠」這個角色,是為了給青少年以投射的對象。彼得·帕克出生在紐約的皇后區,家境不富裕,長相與學業普通,父母早亡,跟伯父伯母生活,後來工作也一般,需要辛勤打工討生活,雖然能夠飛檐走壁拯救世界,卻有著和普通人一樣的掙扎。
《平行宇宙》中的邁爾斯,這個意外被卷進命運漩渦的少年,在紐約城行將被毀滅之際,還不知道怎麼用自己的隱身功能,甚至連手上產生的黏性都無法控制,像段譽時靈時不靈的六脈神劍。不能駕馭自己的超能力,是因為他不相信自己具有拯救世界的能力,沒有做好準備,甚至覺得成為超級英雄是個麻煩。邁爾斯更像當今時代的城市男孩,需要通過不同的探索,從而尋找自己的道路。
相比於天選之子,這個臨危受命不知所措的少年更能引起人的普遍共鳴。所以,這是一部關於英雄誕生的電影,更是一部關於成長的電影:一位少年怎樣適應外在變化,走出迷茫稚弱,承擔起他的人生使命。
因為好友的去世,女蜘蛛俠格溫覺得孤獨又不想與外界接觸。意外撞入這個時空,讓她遇到了同類,與邁爾斯及其他蜘蛛俠並肩戰鬥,獲得了「不再是一個人」的安慰。而大叔版彼得·帕克,正在經歷中年危機,身材走形人生失敗,在來到這個時空之前,每天癱在家裡鬱鬱寡歡消極避世。遇到邁爾斯,他不得不承擔起父親與導師的角色,在照顧與提點邁爾斯中獲得救贖,成長為一個能夠承擔起責任的成年男性。
電影畫面充滿活力,有時候會分裂成若干格,有時會出現閃光畫格,來凸顯不同尋常的地方,這種視覺體驗很像閱讀紙質漫畫,會令人有戲中戲的感覺。劇組的藝術家們和來自索尼圖形圖像工作室的特效團隊協同合作,運用了最先進的CG動畫工具,然後與手繪動畫技巧相結合,以此來實現多層敘事,試圖打造一種向中古漫畫致敬的炫目視覺風格。
畫面中的紐約真實可觸,閃爍的霓虹燈、快餐店的香味、冬天窨井中的蒸汽、以及街頭冷漠的路人都很生動。一般一周時間能完成4秒動畫,而《蜘蛛俠:平行宇宙》一周可能只能完成1秒動畫,因為要將CGI與手繪動畫無縫融合,這個過程複雜而繁瑣。電影中的鏡頭數量是大多數動畫電影的兩到三倍。
目前這部電影的動畫技術正在申請專利,也有可能改變未來動畫電影的製作方式。而動畫形式,突破了真人電影的局限,令六個不同次元蜘蛛俠同框成為現實,否則漫畫與真實場景的無縫切換、卡通、機甲與真人之間的協調都會更困難。製片人艾米·帕斯卡爾說:「我們想要製作一部高度原創的動畫電影,拍給所有人,而不單單是孩子們看。動畫這一載體為我們提供了拓展角色的全新方式,真人電影就沒辦法做到這一點。」
每個人都可以成為蜘蛛俠
漫威之父斯坦·李也在電影中出現了,客串一位漫畫店店長,負責點睛之筆。他對來買蜘蛛俠衣服的邁爾斯說:它會適合你的。邁爾斯是首位非/波裔蜘蛛俠,格溫與潘妮·帕克是女性,潘妮還是亞裔,這將「每個人都會是蜘蛛俠」向前又推進了一步。
導演之一拉姆齊說:「一直到現在,(影視作品中)非白人英雄和主角的缺乏依然是有色人種觀眾心中的一塊大石頭。我相信邁爾斯版蜘蛛俠的登場將起到星星之火的作用,掀起一場非白人和女性主角的風潮。這正是我們想要去講的故事。」
克里斯多福•米勒說:「小蜘蛛這個角色之所以那麼酷,是因為當你看見他戴著面具、在城市裡往來穿梭時會想:『面具之下的人也可以是我。』我們希望讓一個完全不同的人成為蜘蛛俠。我們都有能力,我們都需要面對自己的職責,不管我們究竟是誰,出生在哪裡,這是影片的核心主旨之一。」
製片人克里斯蒂娜·史坦博格表示:「早在劇本的第一稿,菲爾·羅德就加入了一個概念:任何人都可以戴上超級英雄的面具,我們一直堅守這個概念。任何一位觀眾都可以想像他/她成為一名超級英雄,去真正地扭轉乾坤。成為英雄是一道選擇題,我們都擁有這種力量,只要我們接受挑戰,就可以成為英雄!」
在成為「命定的那個人」的過程中,邁爾斯經歷了背叛與至親的離開,學會告別與重新站起來,弄明白了什麼叫做「能力越大責任越大」,找到了自己在世界的位置與價值。其他平行空間的蜘蛛俠也在這個過程獲得救贖,而彼此的存在給了他們最好的慰藉:即便你在這個世界煢煢孑立孤獨寂寞,但要相信,另外的平行空間裡,有和你一樣的人,在為了信念和生活而戰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