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克是一種具有強大火力、堅固防護和快速機動能力的履帶式戰鬥車輛。自坦克誕生起,這種武器就經歷了世界上幾乎每一場戰爭,並屢屢發揮關鍵作用。但進入21世紀以後,坦克的戰場價值卻受到了人們的諸多質疑:第一,由於武裝直升機和各型精確制飛彈藥的發展,對坦克的威脅已經越來越大;第二由於坦克的重量過大,無論是戰役機動,還是戰略投送等方面都有諸多不便。但是在一些傳統的軍事強國中,坦克還依然是陸軍的中堅突擊力量,尤其是在國產99A主戰坦克大批裝備部隊的時候,美軍也重啟了擱置數十年的下一代主戰坦克研製計劃。
為何國產新型主戰坦克會給美軍帶來如此壓力,現在中美兩國的坦克性能又如何呢?本期點兵,就讓咱們一起來聊一聊。
下面我們來詳細對比一下中美兩國坦克的主要改進方向。中國99式坦克的最新改進型為99A型,該型坦克是我國在99式坦克基礎上,深度改進發展而來的。它的主要改進包括:在火力方面,更先進的火控系統,配合新型穿甲彈,可以在2000米距離上,以動對動射擊模式,首發命中並擊穿1米厚的勻質鋼裝甲板,,堪稱世界第一。
防護方面,在被動防護上,99A不但在車體周圍加裝先進的復合裝甲,而且頂部也披上新型復合裝甲,能全方位抵擋來自敵方的火力打擊。在主動防護方面,這型坦克還擁有世界上獨一無二的主動雷射壓制觀瞄系統及雷射告警裝置。
99A主戰坦克在動力方面也取得了質的突破,綜合傳動系統是99A最的革命性進步,99A坦克裝備了1500馬力發動機,由於採用了液力機械綜合自動傳動裝置,可以使五十多噸的坦克達到80千米/小時最大公路速度以及60千米/小時的最大越野速度。具備「手自一體變速箱」,大幅提高車輛在機機動時的可操作性。不過99A最大的進步要數信息化方面了,該型坦克是中國首款"信息化坦克",它實現了戰場態勢共享、協同攻防、狀態監測、系統重構等功能,使坦克演變為戰場重要的信息節點,實現戰車之間的相互協同以及單車乘員彼此間的信息共享。
美國的M1坦克的最新改進型為M1A2SEP V3型,該型坦克是美國在為了應對二十一世紀新戰場的城區作戰需求下改進的,它的主要改進包括:升級了第三代車際信息系統和旅級戰鬥指揮系統,這一套數字化指揮系統不僅具備極強的信息傳輸能力,還具備分布式指揮和計算能力。信息化裝備方面的另一個重要改進,是增設了ADL彈藥數據鏈,這是為配用新型多用途彈而準備的觀察-瞄準-制導數據鏈系統。在火力上主要是升級了火控系統,採用雙色第三代前視紅外技術的紅外熱像儀,此外就是重點改進了彈藥技術,目前,美國的第五代120毫米穿甲彈——M829A4已在 2016年開始服役,該彈為貧鈾長杆結構尾翼穩定脫殼穿甲彈,在該型彈藥上採用了諸多近年來才去的突破的新材料與加工工藝,還有XM1069多用途彈是瞄準線-多用途坦克炮彈,這是屬於一種為近距離巷戰準備的彈藥。為了提高巷戰能力,M1A2SEP V3裝備了LP CROWS遙控武器站,具有更高的遙控精度和更高的可靠性。
在對比了中美兩國坦克的最新發展改進情況後,我們可以看出中美兩國坦克在運用思想和改進理念上有著很大的區別,中國坦克的運用思想主要是為了應對敵方的大規模裝甲集群,所以在改進當中就把坦克傳統的三大性能「火力、機動、防護」在最大程度上予以強化,並且著重發展了坦克的信息技術。而美國坦克的運用思想則是為了應對新作戰形勢下的城區作戰,而針對性的改進了車載信息系統和指控系統,並加裝了遙控武器站和裝備了新型彈藥,以適應城市作戰所帶來的安全威脅。現在中美坦克之間的技術差距,早已經不是像上世紀我們只有「五對負重輪」了。不過現在我國坦克與美國坦克的最大差距,就在於坦克的信息化發展程度不在同一個層面,我國只處於剛入門階段而美國已經發展到一個相對成熟的階段,已經實現了扁平化的指控體系;更何況,美軍先進坦克的數量,可是我們好多倍在這一點我國還有著很長的路要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