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生表明:長期便祕,不外乎5個原因!可算對上號了

@ 2018-12-19

便祕,醫學上定義為一週內排便次數少於3次,且排便過程困難。調查顯示,在我國,每10人就有1人受便祕影響,而75%患者屬於慢性便祕。不管是男性還是女性,大多數人都為便祕而煩惱,便祕已經成為常見且普遍的疾病之一。長期便祕的人不僅會感覺不舒服,還會危害整個身體的健康。那麼便祕的誘因到底是什麼,它又會給身體帶來哪些危害?

醫生指出:長期便祕沒那麼簡單

哈爾濱市紅十字中心醫院普外科主任醫師崔曉解釋,便祕剛開始的時候很多人會不重視,導致病情越來越嚴重,加大治療難度。引起便祕的原因有很多,如生活中長期形成的一些不良的生活習慣以及不均衡的飲食規律都是罪魁禍首。

1.不健康的飲食習慣

暴飲暴食或飲食過少都會造成便祕。前者是因為攝入的食物總量超出消化系統負荷,阻塞腸道;後者是由於食物攝入量過少,導致體內水分與纖維素不足,不能刺激腸道運動,使食物殘渣停留在體內。

2.不良的排便習慣

很多人習慣在排便時會玩手機或看書報等,這些行為延長了排便時間,分散了注意力、或精神情緒波動較大,長期以往,便造成了習慣性便祕。

3、藥物影響

如果長期服用刺激腸道的藥物,讓腸道內壁失去應激性,也會發生便祕。

4、腸齡老化

若腸齡因為功能性因素髮生老化的情況,也會影響正常排便。

5、前列腺肥大壓迫

中老年人若患有前列增生肥大,也會壓迫到腸道,影響排便,長期下來,對身體的傷害不可預估。

不得不注意的便祕5大危害

生活中,大家無時無刻都在攝入食物,而腸道對食物的消化吸收需要一定的空間,若腸道內殘留的廢物殘渣無法及時排出,長期下來便會發生便祕的癥狀,對身體造成諸多危害。

衰老:若大便未能及時排出,殘留在體內,毒素會造成體內元素失衡,引起面板衰老,造成內分泌失調,出現面部暗沉粗糙、色素沉著、痤瘡等癥狀。

肥胖:宿便中脂肪含量較高,若在體記憶體留的時間越來越多,便會造成身體的脂肪不斷被堆積,導致發胖。

口臭:口臭和體臭等癥狀也可能是毒素引起的。

腸癌:長期便祕困難會提高患肛門直腸疾病的風險,甚至容易罹患大腸癌。

猝死:高血壓等心血管疾病患者出現排便困難,血壓容易飆升,誘發中風甚至猝死的可能。

便祕不僅會讓身體感覺不舒服,還會帶來諸多危害。因此,改善飲食結構調理腸道是最根本的治療便祕的方法,均衡飲食,補充體內膳食纖維,促進腸道消化系統的工作。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