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老人花高價住養老院,"動老本"也換不來幸福晚年

@ 2018-12-14

法國社會事務部和衛生部屬下研究調查評估統計局(DREES,研調統計局)近日公布一項調查指出,法國生活不能自理的老年人入住養老院(EHPAD)費用昂貴,33%的住院老人為了支付住院費,不得不出售自己的資產,45%的住院老人認為未來自己也會入不敷出,處境窘迫。

這項調查針對法國60多家養老院裡的3300名住院老人,11%的住院老人曾請求家人或親友幫忙支付費用。而究其原因是養老院費用昂貴,入住費用中位數為每月1850歐元(已扣除政府補助金和老人子女負擔的部分費用), 在以營利為目的的養老院中,每月花費中位 數甚至達到2420歐元,而 法國退休金平均每月僅為1500歐元。許多老人不得不動用積蓄或售賣資產,來支付養老院費用。

然而,隨著在養老院裡居住時間的延續,老人積蓄日益枯竭,捉襟見肘的窘迫情況愈發尖銳。

對大多數住院老人來說,養老院是其生命最終場所。

「法國養老院裡的老人平均入住3年4個月後去世,去世時的平均年齡為89歲」。調查報告指出,2015年法國登記的四分之一的死亡老人就來自養老院,共計15萬人。

目前法國85歲以上老人有150萬人,為照顧生活不能自理的老人,每年開支高達300億歐元(政府補助240億歐元,其餘由家人負擔)。2050年以前,法國85歲以上老年人將增達500多萬人,照顧這些老年人的開支勢必將劇增。

僅19%老人自願入住養老院

法國生活條件觀察研究中心Credoc近日公布的調查顯示,八成法國人認為住進養老院意味著「解放親友」,以及「失去自主選擇權」,是對老年人的「刑罰」。

「最近10-15年來,法國推行居家養老。而進入養老院的人不僅相當高齡,已經到了家人無法照顧的地步,同時健康狀況也極端退化。」負責此次調查的Terra Nova智庫總經理Thierry Pech說,調查顯示,八成法國人認為,入住養老院是迫不得已的痛苦歸屬。

專業照顧生活無法自理老人的療養院Ehpad中,只有19%的老人是自願做出這一選擇的;18%的老人已經無法清晰表達自己的意願;39%的老人是「與家人協商決定」;還有21%的老人是「迫於壓力」入住養老院的。

養老院40%的老人有抑鬱症

法國有近60萬的老人入住在遍布全法的7200所養老院裡,其中「四分之三的的人表示不希望在養老院裡度過晚年」。他們中絕大部分是女性,平均年齡為85歲,平均住養老院的時間為兩年半。她們感覺被社會拋棄,在養老院度過晚年被認為是一種折磨,很多人出現了情緒抑鬱。

這種心態往往得不到陪護人員的理解,許多老人生病,甚至在「屈辱」的感覺中鬱鬱而終。老年精神科醫生Pierre Vandel一份在報告中指出,住在養老院的人中40%有抑鬱症狀; 11%有自殺念頭。「在老年人中,抑鬱症很常見。但陪護人員往往沒有受過專業培訓,老人們經常被漏診或誤診」。

法國諮詢倫理委員會(CCNE)成員Régis Aubry教授認為,讓75歲以上的老人離開家庭,轉而進入一種不舒適的集體生活,不僅違背了他們的本願,還把他們與社會隔絕,整個晚年生活只有醫生和陪護,簡直是一種「潛在」的虐待。

「集中居住的形式往往使生活質量下降,但費用高昂遠超老人的退休金。」報告指出,醫護人員短缺、護理差強人意,老人們越來越深切地感到被拋棄和被孤立。

本報圖文綜合微信公眾號「歐時大參」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