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有粘人寶,六步幫你解決!

@ 2018-12-11

寶寶太粘人?像個小尾巴、跟屁蟲...寶寶愛粘人,多數是因為缺乏安全感造成的,應對粘人寶寶,家長需要六步走!

一、為孩子創設民主、平等的家庭氛圍。

現在絕大多數孩子都是獨生子女,是家裡的「重點保護對象」,過著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生活。其實,溺愛剝奪了孩子成長、發展的權力,家長過多的干預影響了孩子的正常發展。所以,家長應該將幼兒視作獨立的個體,平等地對待他們。

二、為孩子創設鍛鍊機會,幫助孩子樹立自信心。

家長應根據孩子的具體情況制定相應的發展目標,並引導孩子通過努力獨立完成,從而獲得成就感。當孩子困難時,家長應多鼓勵、多支持;當孩子獲得成功時,家長應和孩子一起分享他的快樂。

三、注重與孩子情感的交流。

讓孩子快樂,讓孩子產生安全的依戀而不是時時「粘人」,並不只是母親使幼兒的需要得到滿足,而是在幼兒與母親相互的感情交流中逐漸形成的。 母親要想與孩子建立安全的依戀關係,首先在觀念上要正確,要認識到和幼兒的情感交流是至關重要的,如果你只是在孩子生日的時候送他一個禮物;在孩子哭鬧的時候送個玩具哄他,孩子就會覺得你是一個源源不斷的「物質供給站」而總是粘著你。如果你給予孩子的是情感上的交流,孩子就會從心底里感到一種安全,這時候,你和你的孩子就建立了一種情感上的依戀,孩子出了什麼問題,會跑來向媽媽訴苦;孩子有了什麼開心事,會跑來和媽媽報喜,這樣,親子間就建立了安全的依戀。

四、根據實際情況,創設分離的機會。

如果寶寶特別粘媽媽,媽媽要適當創設短期分離的機會,循序漸進地引導孩子適應分離。比如讓幼兒多和爸爸或其他家人共處,但一定要讓孩子知道,媽媽的離開並不代表媽媽不愛寶寶了,而是因為工作等原因必須要離開一會兒,媽媽會很想念寶寶的。同時,媽媽要說出對寶寶的「期望」,如:「我不在你身邊的時候,你一定會表現得更加勇敢,媽媽相信你。」當媽媽回來的時候,家人一定要當面把寶寶好的表現一一敘述給媽媽聽,媽媽用自己的喜悅來鼓勵、褒獎孩子。

五、多培養孩子的興趣。

多帶寶寶接近大自然,多和鄰居好友談天說地,多給孩子藝術化的享受,讓孩子的觸角更寬更廣,興趣及樂趣更多層面,那麼黏人的行為可能就自然而然地消失了。

六、家長情緒要前後一致。

家長對孩子的情緒要前後一致,不要太寵愛孩子。有的父母心情好時,能夠耐心地被孩子「粘」;心情不好時就把孩子一把推開,這種前後不一致的態度,容易使孩子無所適從,反而會增強孩子的「粘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