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召回510萬磅生牛肉!吃牛肉提防這3種細菌污染

@ 2018-12-07

圖片來源/視覺中國

沙門氏菌

美國農業部食品安全檢查局12月4日宣布,肉類生產商JBS Tolleson正在召回510萬磅的生牛肉產品,因為這些產品可能遭到沙門氏菌污染。

在去年10月,JBS Tolleson的牛肉產品出於同樣原因被召回,而這次擴大了召回範圍,截至目前召回的「未加工生牛肉產品」總量超過1200萬磅。

感染沙門氏菌的症狀通常在食用受污染的食物後12-72小時內出現。這些症狀包括腹瀉、腹部絞痛和持續4-7天的發燒。大多數人會自行康復,但那些持續腹瀉的人可能需要住院治療。

提示:沙門氏菌需要高溫殺滅。因此牛肉應該烹熟至少在75℃,其他牛肉製品應烹熟至60℃,並放置3分鐘再食用。

大腸桿菌

大腸桿菌也是常污染牛肉的細菌。

今年4月,據媒體報道,在荷蘭所售的一批牛肉製品疑似感染STEC(產志賀毒素大腸桿菌),後被緊急下架並召回。

大腸桿菌是一種普遍生存在人類和溫血動物腸道內的細菌。某些病菌株,如STEC,則能產生強烈毒素,並可引致由食物傳播的嚴重疾病。STEC感染的病徵包括腹痛和腹瀉,甚至出血性腹瀉,而發燒和嘔吐也可能出現。

STEC潛伏期大概是2-10天,一般是3-4天即產生症狀,如發生出血性腹瀉,應立即就醫處理。此外,在屠宰過程中,大腸桿菌可以附著在牛肉上。因此,碎牛肉就相對比較危險,當生肉碾碎時,細菌可以迅速傳播。

提示:儘量不要買絞碎的肉,而是選擇完整的肉。烹飪牛扒等食物時要注意洗手,清潔廚具。而且一般食物至少要加熱至75℃,才可消滅致病性大腸桿菌,碎牛肉及漢堡扒應徹底煮至75℃達2至3分鐘才可。

李斯特菌

今年3月,在加拿大食品中發現一款熟牛肉可能被感染了李斯特菌,需緊急召回。而早在2017年4月,荷蘭通報一批次冷凍牛肉不合格,不合格原因同樣是檢出李斯特菌。

李斯特菌(listeria)雖然是常見細菌,但它會威脅到嬰幼兒、孕婦、老年人等免疫力低下人群的健康。感染了李斯特菌的牛肉聞起來或看起來均無異常,但是食用之後會出現發熱、頭疼、噁心、腹痛等症狀。

提示:李斯特菌的特性是怕熱不怕冷。因此,在食用前,通過高溫的烹飪一定程度上可以殺死李斯特菌。食品烹飪至少要達到70℃持續2分鐘以上。

此外,常見的細菌性食物中毒還包括腸炎弧菌、金黃葡萄球菌、仙人掌菌等。一般食物保存不當或未及時冷藏,以及食用前沒有充分、徹底加熱,是引起細菌性食物中毒的主要原因。專家提醒購買牛肉首先儘量選擇正規的超市和市場,有良好的儲存條件。買回來後也要注意存放。在食用時,肉類儘量避免生食。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