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認為:它個頭雖小,卻全身是寶,現在知道還不算晚!

@ 2018-11-29

吃水果也是要分季節的,不同的季節吃不同的水果。那說到冬天最受歡迎的水果,肯定是非橘子莫屬了。

橘子酸酸甜甜的口感不僅深受大眾喜歡,而且還全身是寶,別看它是個水果,但其實它還是一味有著極高醫藥價值的中藥,且全身都能入藥。

中醫認為,橘子的防病治病功效不容忽視。一個橘子相當於五味藥,即橘肉、陳皮、青皮、橘核和橘絡。下面我們一起來看看橘子各部位的功效吧!

橘肉

橘肉含水量高,能生津止渴。研究證明,橘子富含維生素C、胡蘿蔔素、葉酸等營養成分,並且還含有抗氧化、抗癌、抗過敏成分,能減少冠心病、中風及高血壓的發病率。

陳皮

陳皮是曬乾的橘子皮,而且越陳越好。陳皮味辛、苦,性溫,歸脾、胃,有健脾開胃的功效,主治消化不良。陳皮可以和大米一起熬粥,或者用來燉湯。

青皮

橘子未成熟果實之外皮或幼果,色青而名之。其性溫味苦辛,具疏肝破氣,散結消痰之功,力較陳皮而強,常用於肝鬱氣滯所致的胸脅脹滿、胃脘脹悶、疝氣、食積、乳房作脹或結塊等症。

橘核

橘子的果核(種子),性微溫味苦平,有理氣、溫胃、止痛的作用,既能驅寒,又能止痛,因此有助女性緩解痛經。

橘絡

橘子裡白色網狀的絲絡,叫「橘絡」,因為其中含有一種名為「蘆丁」的營養素,所以有苦味。橘絡往往會被人撕下扔掉,但這種物質能使人的血管保持正常的彈性和密度,減少血管壁的脆性和滲透性,防止腦溢血的發生,並且還具有良好的化痰止咳功效。

養心小貼士

雖然橘子全身是寶,但是吃多了容易上火,另外每天吃3個橘子,就能滿足一個人一天對維生素C的需求量。如果過量食用,過量攝入維生素C,會導致身體內部所代謝的草酸增多,引起尿結石、腎結石等問題。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