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出意外,迪士尼的最新動畫電影《無敵破壞王2:大鬧網際網路》在國內正式上映後,繼上半年《頭號玩家》後的新一輪數梗潮就要來了。
只不過這一次大家尋找的彩蛋目標不再是電影、動漫或者遊戲里的角色,而是自己每天都在使用的中國網際網路應用或者他們背後的公司Logo。
嗯,他們應該不需要給迪士尼廣告費。
誰能進入迪士尼的殿堂
和HBO的劇集《矽谷》片頭中,中國網際網路公司在科技行業開始取代矽谷傳統巨頭的演變不同,《無敵破壞王2》里中國的網際網路產品們和歐美的諸多同行一起充當了主角們冒險舞台的背景板,是點綴,也是撥撩觀眾親切感的元素。
天貓只是個背景板,ebay才是這片子裡電商領域的主角
儘管並非主要內容,但熟悉的中文logo能在拉爾夫和雲妮洛普背後不斷出現,還是足以令國內的很多網際網路從業者甚至普通用戶感到自豪——這種露出並非國內很多網劇里尷尬的植入式廣告,而是大大方方地,被迪士尼加入到了當代網際網路世界的重要成員方陣里展示。
《無敵破壞王2》中出現的真實網際網路產品及公司,大致可以代表好萊塢的電影人對於世界網際網路格局的認知。
亞馬遜、ebay、天貓、Pinterest、Snapchat、新浪微博、Instagram、QQ、谷歌,IMDB、Myspace、YouTube、CARVANA、Yelp,思科……在迪士尼的編劇眼中,這些科技行業的結晶便是全球網際網路最重要的產品。
新浪微博也是《無敵破壞王2》里中國網際網路的代表
那些幾乎只服務於中文用戶的產品的亮相,究竟是因為電影主創團隊里有華人,還是迪士尼為了更好地服務中國市場取悅國內觀眾,甚至編劇真的研究了網際網路報告了解了各個應用的用戶數量,我們不得而知,但這些中國元素隨著這樣一部大熱影片的全球傳播,是這些與有榮焉的國內網際網路公司們的公關很樂意看到的事情,哪怕國外的觀眾並不會在意天貓和新浪的大眼睛這些陌生的圖標究竟是什麼。
比較令人意外的身影是貓眼電影、餓了麼和人人網。前者影響力尚無法與其他片中出現的中國同行相提並論,卻得到了一次比較醒目的icon露出機會;而餓了麼和人人網的現身看起來更像是譯者的自由發揮,僅僅出現在了台詞的中文字幕中。
在電影里露臉的中國網際網路面孔高興了,但他們的有些友商做得可能同樣不錯,卻沒能露臉,這不由得讓人猜測片方「選角」的標準。
同領域在全球只選最強的?亞馬遜、天貓和ebay,Twitter和新浪微博甚至Instagram的同時出現否定了這種想法。
獨角獸里只選一頭?但Uber和滴滴似乎都沒能得到垂青。
和現實傳統商業牽涉太多的不給機會?即使不算電商,美國版點評Yelp和二手車交易平台CARVANA可都實實在在地刷了存在感。
當然片方選角如果純「看心情」也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但是沒能趁著這個好機會進入到迪士尼強大的傳播殿堂里,肯定會有不少公司為此感到遺憾,無論中外。
是否得到迪士尼的青睞,其實對於這些依然在高速增長的科技公司其實不會有什麼實質影響。能露臉的都已經體量驚人,一點點有意的曝光對業務無關緊要;沒得到露臉機會的獨角獸如滴滴或者Uber的單量還在持續裂變,甚至編劇們趕往工作室的路途可能就用到了Uber……
別被雙十一再創新高的交易額迷惑成戰狼,感恩節和黑五的數據難以統計罷了
中國的科技公司網際網路產品有機會「出圈」讓全世界的觀眾認識是好事兒,但我們不能被這種成就感或者雙十一再創新紀錄的交易額迷惑:要知道,在外國人的認知中,雙11依然是更接近當年張勇在盛大創造「光棍節」這個措辭的「single day」,而《無敵破壞王2》的上映時間節點,其實是在向西方世界更加主流的促銷季感恩節和黑色星期五靠攏。
有版權也沒能為所欲為
雖然《無敵破壞王2》中登場的遊戲角色沒有《頭號玩家》那樣多,但迪士尼帝國的豪華版權還是在片秀了一把。
從漫威的復聯全明星,到星戰的白兵,甚至驢子屹耳,以及剛剛去世的斯坦·李老爺子的卡通形象,迪士尼自家的經典IP數不勝數。
儘管手握大量堪比搖錢樹的角色,迪士尼在遊戲領域的布局卻一直搖擺不定,撤裁了旗下主機遊戲工作室Avalanche後,迪士尼在遊戲行業幾乎只能依靠對外授權刷存在感。
哪怕《無敵破壞王》系列電影的背景都基於電子遊戲,但電影中還是請來了不少其他公司的遊戲人角色前來客串。
比如來自Capcom《街頭霸王》系列的隆、春麗、桑吉爾夫,以及SEGA旗下的招牌明星索尼克。
當然,「街霸」和「索尼克」在北美都是超人氣遊戲,被迪士尼拉進來撐場面不難理解,而北美另一大遊戲常青樹形象馬里奧的缺席完全是因為任天堂向來沒有對外授權聯動的習慣。
除了別家來友情客串的遊戲角色外,《無敵破壞王2》中的公主陣容,已經足以支撐起一場MOBA遊戲5V5的對戰規模,甚至還能有替補隊員。
迪士尼的公主們可以打一局MOBA了
有趣的是,這些人氣頗高的公主並沒有被迪士尼做成大亂斗遊戲,反而在其他家的遊戲里輪番登場。締造了《最終幻想7》人設神話的日本知名遊戲人野村哲也,從《最終幻想》系列的開發中淡出後,手裡最重要的遊戲項目便是《王國之心》系列——就是那個被戲稱為「米老鼠大戰殺馬特」的ARPG遊戲。
迪士尼動畫近年來的新秀們集中在《王國之心3》客串
這個系列的上一款正傳作品《王國之心2》發售,已經是2005年的事情了,《王國之心3》已經宣布將於2019年1月發售,而這最新的一代作品裡,迪士尼在2005-2018這13年來新創作的大量IP得到了集中展示:《加勒比海盜》《長髮公主》《冰雪奇緣》《超能特工隊》……樂佩公主、艾莎公主、傑克船長、大白等近年來炙手可熱的迪士尼偶像沒有在一款只印著迪士尼logo的遊戲中戰鬥,而是在日本老牌廠商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的遊戲里充當NPC。不得不說史克威爾·艾尼克斯當年和迪士尼的合同是比好買賣,要知道哪怕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和華納關係非同一般,《頭號玩家》里也沒有出現《最終幻想》系列的角色,而《無敵破壞王2》中更是沒有「老搭檔」史克威爾艾尼克斯家的經典角色當龍套。
儘管在遊戲自研上存在短板,但迪士尼對於行業的觀察以及一貫的幽默感還是在《無敵破壞王2》中有很多體現。
美國版「老婆不在家才能玩的遊戲」
網絡世界裡隨處可見減肥、軟色情欺詐、頁游廣告,是迪士尼對網民司空見慣的網絡亂象的調侃,而贊姐操縱的類MCN機構,影射Buzzfeed的Buzztube,社交網絡上大行其道的「沙雕視頻」,都能讓人會心一笑。
而迪士尼在反諷網絡世界的同時,也沒忘記自嘲:親閨女公主們吐槽《勇敢傳說》中的梅莉達公主口音太重,是「從皮克斯來的」,而「閃姐」的夥伴屠夫在看了幾期Ted演講後說總是記不住內容,但卻滿嘴格言……
神壇上的迪士尼,年齡是網際網路產業的數倍。面對這樣一個正在全麵包圍人們生活的領域,年長的迪士尼也在順應和改變中繼續前進,並熟稔地將它對於科技行業的觀察和理解安插進通俗易懂的情節中,為我們講述了一個循規蹈矩的拉爾夫和追求刺激的雲妮洛普「拆夥」的故事。
迪士尼的神壇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愛奇藝、B站、甚至拼多多這幾張今年剛剛登陸美國資本市場的中國面孔,還沒有被迪士尼的編劇們捕捉到,他們依然在努力生長,爭取像天貓、QQ等前輩一樣被迪士尼欽點露臉的機會,那將是具有里程碑意義的一刻。
只是不知他們成熟或者黯然離場時,迪士尼神壇是否仍在——如果迪士尼公主們紛紛成為《王者榮耀》里的英雄或者皮膚,中國的觀眾們是會更加狂熱地追捧迪士尼,還是呼喊著「江郎才盡」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