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
毛竹用了4年時間,僅僅長了3厘米,但從第5年開始,以每天30厘米的速度瘋狂地生長,僅用6周,就長到了15米。其實,在前面的4年,毛竹將根在土壤里延伸了數百平方米。
做人做事亦是如此,不要擔心付出得不到回報,因為這些付出都是為了紮根,等到時機成熟,你會登上別人遙不可及的巔峰。
02
一隻小壁虎被蛇咬住了尾巴,尾巴斷了得以逃命。一位農夫見了,對小壁虎說:「你這可憐的小東西,剛斷了尾巴,是不是很痛啊!」小壁虎含淚點了點頭。「來,我給你包紮上,這草藥是止痛的。」「不,我很感謝這疼痛,因為是痛讓我知道自己還活著,而且,你包紮了我的傷口,它怎麼能長出新的尾巴來呢?」說完,小壁虎帶著鑽心的疼痛爬走了。
痛苦帶給人們的不一定是負面效應,有時痛苦也孕育著希望,能感覺到痛苦,就說明還有知覺,還有活下去的希望,這個時候,能夠痛苦豈不是一件很令人開心的事情?
03
老先生常到一家商店買報紙,服務生總是一臉傲慢無禮的樣子。朋友對老先生說,為何不到其他地方去買?老先生笑著回答:「為了與他賭氣,我必須多繞一圈,浪費時間,徒增麻煩,再說禮貌不好是他的問題,為什麼我要因為他而改變自己的心情?」
不要因為別人的不好而影響了自己做事情時候的心情,也不要因外界的不如人意而影響了一生的幸福快樂。想想美好的一面,心情也會是很快樂的。
04
同樣是小學三年級的學生,他們將來的志願同是當小丑。中國老師斥之為:「胸無大志,孺子不可教也!」外國老師則會說:「願你把歡笑帶給全世界!」
身為長輩,不但要求多於鼓勵,更以狹窄界定了成功的定義。
05
一滴墨汁落在一杯清水裡,這杯水立即變色,不能喝了;一滴墨汁融在大海里,大海依然是蔚藍色的大海。為什麼?因為兩者的肚量不一樣。不熟的麥穗直刺刺地向上挺著,成熟的麥穗低垂著頭。
為什麼?因為兩者的份量不一樣。寬容別人,就是肚量;謙卑自己,就是份量;合起來,就是一個人的質量。
06
小男孩問爸爸:「是不是父親總比兒子知道得多?」爸爸回答:「當然啦!」「電燈是誰發明的?」「愛迪生。」「那愛迪生的爸爸怎麼沒有發明電燈?」
權威往往只是一個經不起考驗的空殼子,尤其在現今這個多元開放的時代。
07
有兩個觀光團旅遊,有一段路況很壞,到處都是坑洞。一位導遊連聲說:「路面簡直像麻子一樣。」而另一個導遊卻詩意盎然地對遊客說:「我們現在走的正是當地有名的迷人酒窩大道。」
雖是同樣的情況,然而不同的意念,就會產生不同的態度。思想是何等奇妙的事,如何去想,決定權在你。
08
甲:「新搬來的鄰居好可惡,昨天晚上三更半夜跑來猛按我家的門鈴。」乙:「的確可惡!你有沒有馬上報警?」甲:「沒有。我當他們是瘋子,繼續吹我的小喇叭。」
事出必有因,如果能先看到自己的不是,答案就會不一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