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有個古老的婚姻習俗是童婚。印度有不少古代法典中記載了大量童婚,並提到女子在月經來之前可以結婚。現在在印度有些農村還十分盛行童婚。女孩十歲時候正是花季,本該無憂無慮的,然而在印度有些地方女孩就要被迫出嫁,開始了兒童新娘的悲慘命運。
印度童婚習俗:兒童新娘的悲慘命運
印度有個古老的婚姻習俗是童婚。印度有不少古代法典中記載了大量童婚,並提到女子在月經來之前可以結婚。現在在印度有些農村還十分盛行童婚。女孩十歲時候正是花季,本該無憂無慮的,然而在印度有些地方女孩就要被迫出嫁,開始了兒童新娘的悲慘命運。
童婚是印度一種古老的婚姻習俗,有人認為始於吠陀時期。童婚習俗嚴重地阻礙了印度社會的進步,是印度嚴重的社會問題。童婚這種婚禮和正常婚姻一樣,經過媒妁之言、父母之命,最後舉行正式結婚儀式。婚禮也和成年人的婚禮一樣,3、4歲的孩童穿戴整齊,戴項鍊和手鐲在大人指點下,繞「聖火」3圈。
印度2005-2006年進行的一次全國家庭健康調查顯示,22.6%的女性16歲以前結婚,44.5%的女性16-17歲間結婚,2.6%的女性不到13歲結婚。「童婚女性更易進行三次以上的生育,生產兩個孩子的間隔不到兩年、多次意外懷孕、終止妊娠及絕育的可能性亦高,」研究人員寫道。
印度政府1929年通過禁止童婚法,但未奏效。1978年印度政府把男女婚齡提高到21、18歲,但在許多地區,特別是山區部族,童婚仍很盛行。尤其是在拉賈斯坦邦等地一些落後的農村,每逢4月底的「阿卡蒂節」,就有人給包括嬰幼兒在內的上千名兒童舉行集體婚禮,絕大多數「新娘」「新郞」對婚姻一無所知,更有不少新人是在父母的懷裡完成婚禮儀式的,有的在吃奶,有的在吮手指,還有的在大聲啼哭。
印度政府雖然在法律中規定了結婚年齡,但卻沒有相應的執法措施,對違法者最多只是處以15天的拘役和1000盧比的罰款。印度童婚現象屢禁不止的另一個原因,是缺乏有效的行政管理手段。在印度,尚無法律形式上的結婚登記制度,童婚可以通過或隱瞞新郎新娘的年齡,或暗地舉行儀式,最終得以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