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隱身戰機
俗話說得好,不經歷風雨,怎能見彩虹,正是痛苦與磨難的經歷促使人成長。我國與印度其實有很多相似的地方,同屬於亞洲發展中國家,同是金磚四國,同樣有著過10億的龐大人口。但是由於兩國完全不同的經歷遭遇,在發展國家軍事裝備科技的道路上兩國走出了截然不同的道路。
在11月6日—11日舉辦的2018年珠海航展上,我國展現了各類先進的武器裝備,有隱身無人機,第五代戰機,量子雷達等等近千種先進產品。讓世界上的其他國家對中國裝備製造的能力,再次發出了由衷的感嘆!這也同時引起了他們的深思,中國的技術發展為什麼如此之快?
就在近日,有一名歐洲軍事專家似乎找到了答案。他表示 :「過去,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專家想要通過武器禁運,高端技術封鎖的方式來阻礙中國的軍事科技發展。但如今中國的成就證明了這一方式的愚蠢。非但沒有起到阻礙的作用,反而促進了中國軍工業實現跨越式的發展。
大型隱形無人機彩虹-7震撼亮相
他同時還說:「反觀中國的鄰居印度,因為在國際市場上不受限制,所以長期以來大肆採買他國武器裝備。無論是西方,還是俄羅斯的先進武器,印度都能買到。而這些年來印度的國內軍工業卻沒有絲毫的進步。所以由此可以看出,禁運的選擇是多麼的錯誤。現如今歐洲各國應該趕緊解除對中國的技術禁運,或許還能有機會走入中國市場。」
印度這些年來確實是太過依賴武器進口,根據去年發布的《全球武器貿易研究報告》顯示,印度是近5年以來全球武器進口排行榜當之無愧的第一,進口武器總額是中國的三倍之多。
而且進口種類涵蓋海陸空三軍,有法國陣風戰機、美國阿帕奇武裝直升機、T90S坦克、俄制11356M型護衛艦等等,進口的來源也是世界各國都有。
印度戰機
而相比之下,我國從1988年開始,就被以美國為首的34個擁有高端技術的國家實施武器禁運,整個西方世界都參與進來了。而且不僅僅是武器,還有尖端技術產品和稀有物資等共計上萬種產品。只要是涉及到禁運清單上的相關設備,無論是什麼都禁止向中國出口,其目的就是為了遏制中國的軍事發展。
但是就是在這種嚴苛的環境,中國人以自強的精神,經過不懈的努力,打破了技術封鎖的阻礙,發展了堪稱燦爛輝煌的中國國產軍工業。現如今中國的軍工產品不僅能滿足自身所需,甚至還能出口他國賺取外匯,尤其在智能領域的無人機上,我國已經是世界第一大出口國了。而相比之下印度人還在滿世界的尋求武器進口,實在可悲。
聽說印度人近期又要引進俄羅斯的S-400防空飛彈了,而我國在11日結束的珠海航展上成功簽訂了逾569個項目,獲得超過212億美元的合同。兩國目前的境遇可謂是天差地別,不得不讓人慶幸在自主發展的這條道路上,我國走對了,更顯得中國這一做法非常明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