服用中藥除了要忌口,還得注意5個禁忌,不然是「白喝」

@ 2018-11-12

中藥是一種既可以治根,又對身體刺激性較小的藥物,因此,受到了廣大患者愛戴。

那麼,煎煮以及服用中藥時都需注意些什麼,大家都知道嗎?雖說中藥好處多,但是如果操作不當,反而適得其反。

下面呢,就來一起看看服用中藥需要注意的幾點事項,看看大家都喝對了嗎?

服用中藥有哪些禁忌,快看看你喝對了嗎!

一、忌口

在服用中藥的時候,一定要注意忌口,比如油膩、辛辣、寒性等食物。這是因為,有些食物不但會降低中藥的藥效,甚至還會與中藥發生反應。

這些反應,有的會刺激身體,導致拉肚子等疾病產生,有的甚至還會產生毒性,對人體造成傷害。因此,服用中藥的時候,一定要遵照醫生的囑咐忌口。

二、煎煮的葯不可服用

煎糊的中藥,不但會改變中藥的原本藥效,而且糊的東西本身就致癌。

因此,在煎煮中藥的時候一定要多加留心,防止中藥被煎糊。如果一旦不慎煎糊,萬不可飲用,一定要倒掉,以免對身體造成不必要的傷害。

三、泡中藥

中藥在煎煮的時候,需提前用清水泡一夜,讓水分充分的進入中藥之中,這樣在煎煮的時候才能將中藥內的成分都轉移出來。

然而,有的中藥是可以多次反覆煎煮的。當第二次煎煮的時候,泡上兩小時左右即可,無需再泡一夜,否則會減小再下一次服用時的藥性。

四、煎煮中藥的器具

煎煮中藥需使用陶瓷或砂鍋,萬不可鐵鍋等金屬鍋煎煮,否則中藥會和金屬鍋發生反應,從而產生其他物質。這樣一來,影響藥效倒是小,產生有害物質可就大了。

五、中藥宜在飯後服

由於中藥對腸胃有一定的刺激性,因此,除了一些特殊要求飯前服用的中藥,大部分中藥都盡量的選擇在飯後服用,以減輕中藥對腸胃的刺激。

六、不宜將中藥放涼

大家都知道,中藥的味道很苦,有的人甚至難以接受。

於是,很多患者喜歡將中藥晾涼再喝,這樣就不會那麼苦了。

然而,中藥如果溫度過低,會降低其藥效。所以,還是建議大家飲用35度左右的中藥。雖然很苦,但是良藥苦口利於病嘛。

溫馨提示

上面介紹了幾種服用中藥的時候需要注意的事項,但是這些僅僅是其中的一小部分而已。

要想讓中藥真正的發揮其作用,而且還不產生副作用,當然是要真的聽取醫生的建議啦。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