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大利亞統計局(Australian Bureau of Statistics)的資料顯示,1982年至2007年間,澳大利亞人口平均每年增長22萬,其中自然增長約12萬,海外淨移民約10萬。但自2007年以來,上升到平均每年37.5萬,自然增長率僅略有增加。
據悉,此次新移民政策主要確認將限制一批技術移民在偏遠地區定居「幾年」,因為他們不受地理區域的影響,例如那些依靠偏遠地區公司擔保和通過家庭簽證移民澳洲的人,這約占總移民攝取量的45%。
(示意圖)
澳洲政府今日宣布,由明年7月起,打工度假簽證計畫可延長至3年,但期間最少花半年時間參與務農工作。新計畫目的是紓緩當地農業勞工短缺情況。
總理莫里森(Scott Morrison)宣布,調整打工度假計畫(Working Holiday Maker Programme)讓年輕人能在澳洲待更久,協助解決農場人手短缺問題。報導指,原先簽證只有一年限期,簽證者如到偏遠的北領地(Northern Territory)工作,便可多留一年。
澳洲政府原本在2017年起收緊打工度假簽證計畫,希望進一步遏制移民數量,不過引起農業團體不滿,而農業部亦指當地勞工短缺,尤其是昆士蘭鄉郊地方,最終政府讓步,放寬計畫。
據統計,2017至2018年期間,超過20萬人持打工度假簽證訪澳,他們分別來自45個國家,當中最多為英國、德國及法國。
想要移民到澳洲的人,下來可能受到一大限制,那就是首五年不能居住在雪梨或墨爾本。據澳洲媒體報導,當地政府考慮實施新簽證限制,以緩解兩大城市擁堵的問題。
據瞭解,新簽證條例將規定新移民在首五年居住在雪梨和墨爾本以外的地方。在緩解大城市擁堵的同時,也希望讓其他小城市從增加的人口中收穫更高的經濟增長。
《彭博社》報導,平均每分鐘就有一個移民抵達澳洲。在上個財政年,超過八成的技術移民,選擇居住在雪梨或墨爾本。
移民的湧入推動澳洲人口在過去30年增加了50%,並支撐經濟增長。不過,過程中被推高的房價、擁擠的道路以及沒有跟著物價上漲的薪水都讓當地居民感覺自己的生活素質變差了。
澳洲國防工業部長Steven Ciobo表示,「很明顯的,移民集中進入雪梨和墨爾本。我們知道那帶來一系列的壓力。所以我們在檢討政策,確保我們享受移民帶來的好處時,也通過分散人口讓這個過程可持續。」
和美國、英國等國家收緊移民政策的做法恰恰相反,澳洲在2017財政年就歡迎了18萬4000個移民。
澳洲積極吸納擁有技術的移民。去年,21%的技術移民來自印度,15%來自中國,9%來自英國。
根據擬議推行的新簽證措施,擁有熟練技術的移民如果不是由企業贊助或持親屬於簽證,他們就必須到雪梨和墨爾本以外的地區居住。如果違反條例,簽證可能被撤銷,或失去申請永久居留權的機會。
澳洲政府下來將公布更多有關新簽證政策的細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