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周郎
珠海航展已經正式拉開帷幕 ,就在昨天殲-10B、殲-20、運-20都已悉數亮相,大家看的過癮嗎?
大家看多了戰機,我們換換口味,今天就來說說航展上的雷達。隨著航展的開幕以量子雷達為代表的一系列新概念雷達也終於露出了廬山真面目!我國在雷達領域,可是一直下足功夫,悶聲搶c位。
隱身也讓你遁形
二戰後雷達就以米波雷達為主流了,米波雷達屬於長波雷達,它帶有自己的發射機,主要用於長距離探測,對戰機的威脅相對較小。對於隱形飛行器的探測是通過多批次連續開機掃描來完成的。但是由於其自身有輻射源,很容易被對方發現並實施有效打擊。
德國MELISSA米波雷達
後來戰機發展太快,米波雷達就開始「落伍」,高精度和抗干擾力較強的微波雷達開始當道。
可隱身戰機出現後,一度讓以微波雷達為主流的防空雷達陷入無用武之地的尷尬境地。
特別是1991年海灣戰爭爆發後,「夜鷹」F-117A在戰場上大秀特秀,耍盡風頭。經過隱身處理後的42架「夜鷹」戰鬥機在海灣戰爭中共出動了1300架次,僅占總轟炸架次的2%,但卻摧毀了目標清單中40%以上的目標,共投彈2000多噸,其精確制導炸彈的命中機率達80%以上。基本算是出入無人之地。
那這些隱身戰機如何出入「自如」?
簡單點來說,隱身戰機,在面對雷達探測時,將自己的信號動了手腳,比如會讓雷達收到的信號面積看上去很小,甚至只有一隻鳥的大小,從而欺騙過去,達到隱身效果。
在隱身戰機「出入自如」的情況下,微波雷達對此就顯露出一些「致命」缺點,一是發射功率大電磁泄漏大;二是反隱身能力相對較差;三是成像能力相對較弱;四是信號處理複雜,實時性弱。
正是因為隱身戰機的出現,原本被「淘汰」的但又能探測到隱身戰機非隱身波段的米波雷達又回到軍隊的視線。只不過隱身戰機更新升級很給力,所以這種由傳統雷達改進的反隱身雷達就表現不夠穩定,特別是在遇到F-22和F-35這種新一代隱身戰機,還是表現不夠。
科技人士一直想要研究一款能壓製得住隱身戰機的雷達,於是量子雷達就被拉上了歷史的舞台。
2012年,美國羅切斯特大學光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成功研發出一種抗干擾的量子雷達,這種雷達利用光子對目標進行成像,而且幾乎是不可被干擾的。(並未投入實際軍用,實驗室階段)
2016年8月,中國電科首部基於單光子檢測的量子雷達系統在14所研製成功。量子雷達是基於量子力學基本原理,主要依靠收發量子信號實現目標探測的一種新型雷達。量子雷達具有探測距離遠、可識別和分辨隱身平台及武器系統等突出特點。
在這種情況下隱身戰機無論耍什麼手段來隱藏信號,都會被量子雷達識破。如果想要依據量子雷達來改變自己的信號,那更是中了量子雷達的下懷,只能使自己原先的「屏蔽」失效,在量子雷達前無處遁形。
量子雷達牛到什麼程度,有專家稱F-22在關島只要一升空,我國國內量子雷達即可探測到。中國電科的研究員也表示,量子雷達除了「准」這一大特點外的確是「千里眼」,在未來戰場會發揮重大作用。
天羅地網
如果說量子雷達是「千里眼」的話,那麼這次航展上亮相的「五大作戰預警體系」就是未來戰場上的「天羅地網」。
本屆航展,中國電科針對未來戰爭「信息主導、體系協同、全域作戰」的需求,率先提出反導作戰、空間攻防、戰區聯合作戰、遠洋作戰、全球監視及打擊「五大作戰預警體系」。
在前段時間我們從美國海軍和陸軍的戰略轉型這一角度專門寫過美國的軍隊從近期和長遠兩階段漸實現「全球一體化聯動作戰」模式。而美國「全球一體化作戰」模式也並非近期戰略轉型才提出的。
它是經過了三個階段的發展,一階段是為應對冷戰時期的「全球化」進行的鋪墊;二階段是相對單極化時間段的「聯動協作」升級;有了前兩階段才迎來現在,因為美軍害怕從「單極夢」里醒來,所以為了防老牌對手和後起之秀才提出了三階段「全球一體化聯動作戰」模式。
美國的「全球一體化聯動作戰」模式可以從橫向和縱向兩個方面展現出來。
橫向來說,美國現在,在全球各地設立軍事基地,同時在重點關注地區設立諸如「薩德」和「標準3」之類的反飛彈和監視等系統以及硬貨武器,前段時間將隱身戰機B-2部署夏威夷,在三大島鏈上都分別部署了「王牌」戰機,為的什麼?還不是針對中國!
縱向來說美國現在會借用網絡,信息化來聯動海陸空部隊,將來還會有太空部隊,並且在去年就將網絡司令部升級為第十個聯合作戰司令部,並且重點發展特種作戰、全球監視-打擊系統、太空戰和網絡戰等一系列新型作戰模式。
俗話說水來土掩,兵來將擋。你有你的金鐘罩,我練我的鐵布衫,既然美國對中國早就打上「假想敵」的標籤,我們也不能不做表示。
這次亮相珠海航展的「五大作戰預警體系」之所以被稱作「天羅地網」是因為:
它實現陸海空天四維一體,能夠不落下全球每個角落;多源融合、綜合集成,實現信息火力一體化;探干一體、體系對抗,實現戰場單向透明。
它動態高效可一直監視,對發射等的每個階段了如指掌,平時測繪,關鍵時刻預警攔截,精準度高,收集信息全的同時,還能實現遠海機動作戰!五位一體隨時應對信息化火力一體化的未來戰爭。
可真是「五位一體」在手,天下我控!
這次航展還有具備國際領先水平的KLJ-7A「三面陣」廣角機載火控雷達,相比傳統雷達,它可以讓戰機在戰場上感知能力得到極大的提升,更加穩定地追蹤鎖定對手,同時制導先進空空飛彈提高了戰機的生存和進攻能力。
還有隻要2億元就能帶回家的可遠程預警和在複雜電子環境下也遊刃有餘的多功能主流雷達—「609情報雷達」。
目前我國的雷達系統在全世界都有著相對領先的水平,而且從這次展出的雷達整體來看,我國已經有了應對未來以信息化為核心的多維度戰爭的準備。這更讓我們明白只有自己的技術過硬,才不會懼怕將來對手可能的頻頻出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