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能量是會傳染的,如果你想有所改變,想有所作為,那麼首先該做的,是去接近那些充滿正能量的人,因為他們能讓你意識到你還年輕,你很幸運,你的生活其實還充滿著希望。
人是一種群居動物,很容易會接受周圍人的暗示。所以,你是一個怎麼樣的人,很大程度上取決於你所結交的人是怎麼樣的人。
不管你現在到了什麼年齡,居住在哪個城市,有一份怎樣的工作,你身邊經常接觸的人群中一定會被分成這樣兩類人:
一類是每次見面或聊天都是「老樣子」的那類人,和你說自己沉悶的生活,乏味的伴侶,甚至沒什麼前途的工作,那神情里似乎沒有什麼關於未來的驚喜;
而你身邊的另一類人,是每次見面都有新鮮事分享的人,他們不一定是你最要好的朋友。
或許你們還在某些問題和價值觀上還有過嚴重的分歧,可是這場聊天卻充滿希望,信息量極大,讓你覺得自己的生活中也有什麼地方值得改變或者嘗試。
在他們的身上,有什麼東西在深深地吸引著你,能賦予你更廣闊的思索。
我把第一種人稱為消極型朋友,第二種人稱為積極型朋友。
一、能量是會傳染的
如果你不相信我的這番論斷,大可以打開聊天工具,群發一條信息「你最近在做什麼?」我敢說,有相當一部分人會這樣回答你,「我能幹什麼,還是那樣唄」,而有一部分人,會這樣告訴你,「我最近在讀xx的書!」「我這個月報了個學習班,想利用一下下班後的時間。」「我鍛鍊身體呢,剛跑完了五公里。」
如果你選擇和第一類朋友聊下去,你們聊天的內容大致會包括「無法上漲的工資」「買不起的房子」「永遠在反對著自己的父母」,偶爾他/她會說到「我的女/男朋友實在不理解我」,或者「我明明努力為何生活依舊沒有半點起色!」你大概會附和著,繼而想到自己悲催的人生,也有著幾分相似的不容易。
如果你選擇和第二種朋友聊下去,你大概會發現他/她的生活仿若是一出傳奇,明明是每個人都公平享用著24小時的每一天,他/她卻有時間用來跑步讀書看電影。
當你們結束這番話的同時,你也大概會在心裡激起這樣的想法,「要不然今天下班去那個新開的健身房跑步吧!」「要不要把他/她介紹的書買一本?」
如果你真得開始了什麼實際的行動,在下班後去實踐那個第二類朋友所帶給你的啟發,那恭喜你,你成功地吸收了一個積極型朋友所帶來的正能量,而如果你選擇和第一個朋友把沉重的話題聊下去,我不確定你會不會成為那個「突然間受到鼓舞開始加倍努力」的那個人。
二、人生那麼多的事可以做,雞毛蒜皮並不足以成為你的全世界
從能量的角度上來講,我從一個「積極型朋友」身上接收的正能量,永遠比「消極型朋友」多得多。處於一個「消極」環境和「積極」環境,對於一個人身心發展的巨大區別。
我曾經有過一段比較頹廢的日子,不知道人生的目標在哪裡,心裡明明知道「應該去努力」,卻不知道要從什麼事情上開始。
那時的我,覺得自己的生活就是一個無底的泥潭,沒有一個令我期待的未來。我覺得有那麼多雞毛蒜皮的小事讓我擔憂或者煩惱,我常常問自己「你人生的寄托在哪裡」,無聊害得我無法生出一丁點奮鬥的意志。
而我們這些充滿了消極力量的人,像是在共同經歷著可怕的傳染病,無法抗拒又無時無刻地,互相殘害著彼此的希望。
我後來偶然認識了一個姑娘,她是朋友的朋友,是永遠走在路上的旅行者,我們因此只有過幾面之緣,並沒有機會成為長久的朋友,但是就在這些短暫的相遇中,我卻從她身上學到了很重要的一課。我現在想起這個姑娘,她的模樣已經模糊,可是腦子裡卻會閃現這樣的印象,她全身總是充滿鬥志,似乎永遠都是忙著的狀態,單身,生活的密度卻極高。
每次見面,她總是會帶來一些不可思議的新鮮事,比如——「我上周去蹦極了!」 「你知不知道The Bucket List這部電影?我最近也在做bucket list!」「我找到一份在麵包房的工作,很辛苦但是結識了很多有趣的朋友哦!」「我發現了一本好書,你要不要看?」
客觀來講,一個普通旅行者的生活絕不富裕,可我覺得她的生活充滿意義,比我的日子富庶了不只一點點。
她教會我用一種更開闊的視野去面對人生,讓我意識到,人生有那麼多的事情可以做,雞毛蒜皮並不足以成為我的全世界。
三、人進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滿正能量的人
我從很多「積極型朋友」的身上吸收過相似的正能量。比如,我和喜愛健身的朋友相約跑步,向愛好讀書的朋友請教書單,聽熱衷旅行的朋友講他們的旅行……我從拜這些「積極型朋友「所賜,我的生活也因為她們發生了一些重大的改變,生活中一些細小的不幸不值得成為我放棄全世界的理由。
如果抽出這兩段時光,你會看到我迥然不同的樣子,前一段時光里的我,一副萎靡不振萬念俱灰的模樣;後一段時光里的我,還在承受著一樣的苦難,可是卻總是覺得什麼都充滿著希望。
生活帶給我的寶貴經驗之一就是,與一些總是在「抱怨生活不公平」「無所事事」的朋友在一起,這和與一些「相信努力就會帶來公平」「生活里總是充滿著未知」的朋友在一起,兩者所帶來的結果是不一樣的,甚至連同愛情,也可以因為和不同的人在一起,生長出「兩個人一同頹廢」或是「兩個人一同成長」的姿態。
我聽過一句令人印象深刻的話,「一個人平時花最多時間在一起的5個人的平均水平,就代表了這個人。」
我從不會懷疑一個人的進步與所處的周圍環境的關聯,也無法想像,如果不受著周圍這些正能量的牽引,我到底會變成怎樣一個人。
從心理學上講,人是群居動物,容易接受周圍人和環境的暗示。我至今覺得,人進步的最好方法,就是去接近那些充滿正能量的人,而更好的事情,是成為這樣一個充滿正能量的人,去改變去吸引更多需要這種力量的人。
我願你成為這樣一個人。
本文來源:董事長助理
10.28日發生的重慶公交事件中,劉某因為錯過了一站路,情緒一時失控,與司機發生爭執,導致公交車墜河,讓一車十幾人失去了生命。
這其中有老人、有孩子。
「衝動是魔鬼」,不穩定的情緒傷人傷己,控制情緒是一個人最大的修養。
1
情緒不好,是格局太小
《莊子·山木》篇中有這樣一個故事:一個人乘船過河,前面有船要撞上來,這個人破口大罵,罵對方不長眼。
等船撞過來,卻發現對面船上沒人,是個空船,剛才的滿腔怒火,瞬間就消失的無影無蹤。
生氣的不是撞船本身,而是對面有沒有人。
一件事對你造成了傷害,你生不生氣,發不發火,並不取決於事情本身,而是對方的人!
世界上居然有這樣的人,這個人居然無視我!這個人居然傷害我!不行,我要向他討個公道。
情緒也就在這裡爆炸了。
可問題是: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
我們這一生可以遇到各種奇葩,如果都要和他們置氣,那就沒完了。
莊子說:不遣是非,與世俗處。不要爭論說明是非,人生在世,難免有看不慣的人和事,放寬心,笑笑就得了。
一個人看不慣的人和事越多,說明這個人格局越小。
真正厲害的人,把那些糟心的人和事兒當成「空船」處理。
別人是無心的,事情是無意的,而不是一心想著報復。
這樣人才能迅速調整自己,不斷放大自己的格局。
2
情緒不好,是把自己看得太重
莊子還有句話說:人能虛己以游世,其孰能害之。
一個人要是不把自己當回事,那就沒有人能讓他憤怒,讓他生氣。
一個人的自尊太強、自我意識太強,別人稍微冒犯,他就立馬反彈回去。
而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生活方式,嘗試放下「我」,站在對面的角度去考慮,去理解,去寬宥。
兩隻船相撞,你的第一句話不是罵人,而是問:你沒事吧?
那你給對方的感覺就是一個空船,這樣的話,哪裡會有什麼爭執呢?
虛己游世,虛己、忘己、忘掉私慾、偏見,這樣才能不害物也不害於物,不害人也不害於人。
放下我執,自然可以事事不計較,事事看得開。
3
情緒不好,是自己想要的太多
想要的太多,和世界的交集就多,爭執分歧也就多。
人的慾望是無窮的,如果我們把快樂建立在慾望的滿足上,那麼一旦慾望無法得到滿足,快樂也蕩然無存。
所以古代的聖賢也都告訴我們,過多的慾望是一切痛苦的來源。
莊子的妻子去世的時候,他鼓盆而歌。
自己將死的時候,弟子要厚葬他,他說:「在上為鳥鳶食,在下為螻蟻食,奪彼與此,何其偏也?。
在所有人都往上擠、財富名利什麼都想要的時候,莊子連生死都看淡了。
生命越來越簡單,越走越輕。
很多人爭名奪利,累死累活。
那些生不帶來死不帶去的東西,要再多又有什麼用呢?
莊子說:天下有至樂無有哉?
天下有至樂,但不是名利之樂,慾望之樂。
「至樂無樂,至譽無譽」。
真正的快樂,是與自然的合一,是與天地和一,這種快樂,物質、地位都不能給予,他取決於一個的智慧和境界。
本文來源:儒風大家
本文作者:儒風君
普通人的圈子,談論的是閒事,賺的是工資,想的是明天。
生意人的圈子,談論的是項目,賺的是利潤,想的是下一年。
事業人的圈子,談論的是機會,賺的是財富,想到的是未來和保障。
智慧人的圈子,談論是給予,交流的是奉獻,遵道而行,一切將會自然富足。
在現實生活中,您和誰在一起的確很重要,甚至能改變您的成長軌跡,決定您的人生成敗。
和什麼樣的人在一起,就會有什麼樣的人生。
和勤奮的人在一起,您不會懶惰;
和積極的人在一起,您不會消沉。
與智者同行,你會不同凡響;
與高人為伍,您能登上巔峰。
積極的人像太陽,照到哪裡哪裡亮;
消極的人像月亮,初一十五都一樣。
態度決定一切。有什麼態度,就有什麼樣的未來;性格決定命運。有怎樣的性格,就有怎樣的人生。
生活中最不幸的是:由於您身邊缺乏積極進取的人,缺少遠見卓識的人,使您的人生變得平平庸庸,黯然失色。
如果您想聰明,那您就要和聰明的人在一起,您才會更加睿智;如果您想優秀, 那您就要和優秀的人在一起,您才會出類拔萃。
讀好書,交高人,乃人生兩大幸事。
一個人身份的高低,是由他周圍那些朋友決定的。
朋友是您一生不可缺的寶貴財富。因為朋友的激勵和相助,您才會戰無不勝,一往無前。
人生的奧妙之處就在於與人相處,攜手同行。生活的美好之處則在於送人玫瑰,手留余香。
以下是六點建議:
1、心甘情願吃虧的人,終究吃不了虧,能吃虧的人,人緣必然好,人緣好的人機會自然多,人的一生能抓住一兩次關鍵機會,足矣!
2、愛占便宜的人,終究占不了便宜,撿到一棵草,失去一片森林。
3、心眼小的人,天地大不了。朋友聚會時,三句話不離自己和自家的人,是內心空虛、自私的表現。
4、只有惜緣才能續緣。一定要善待身邊的親人,關心身邊的朋友。
5、心中無缺叫富,被人需要叫貴。快樂不是一種性格,而是一種能力。
6、笑看風雲淡,坐看雲起時。對於非原則的問題,不爭就是慈悲,不辯就是智慧,不聞就是清凈,不看就是自在,原諒就是解脫,知足就是放下。
今生註定我們什麼也帶不走,所以應該:活在當下、笑在當下、悟在當下!
本文來源:人民日報
馬雲曾經說過一段很經典的話:「晚上想想千條路,早上醒來走原路」,用來形容有些人做事,非常恰當。天底下的事情,什麼也不做,光靠想想就能取得成功的,基本上沒有,因為這等同於白日夢!
光想自然是沒用的,還要去做,所以,要成就大業,做成點事情,光有志向是靠不住的,可能一個小小的挫折就讓那遠大的志向煙消雲散。
孟子說:「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餓其體膚。」要成大事,一定會經歷一些考驗和挫折,在逆境中學習成長,才會有成就事業的可能。一帆風順的人,一旦遇到挫折,如果沒有強大的承受力,可能就被打趴下了。所以,在逆境中讓自己強大起來,才能走得更遠。
咸豐二年,曾國藩接到咸豐皇帝的詔書,開始在長沙籌辦鄉勇。剛到長沙的曾國藩,意氣風發,縱觀歷史,文人帶兵的有幾人?自信滿滿的他在長沙大刀闊斧地頒布了一系列的條例,為了整頓社會治安,更是創辦了「審案局」,創建湘軍。
但是,你曾國藩改變世界的理想是好的,但是不要拉著八旗綠營啊,曾國藩跟鮑起豹終於還是起了衝突,曾國藩的幾個隨從都受傷了,他也差點挨刀。這個時候,連一向支持他的湖南巡撫駱秉章也不支持他了。最後,曾國藩在現實面前被弄得灰頭土臉,非常沒面子,可以說是他官場生涯中遭遇到的一個重大挫折。
沒辦法,在長沙已經混不下去了,於是在咸豐三年八月,帶著滿心悲傷的曾國藩來到了衡陽。到了衡陽之後,曾國藩一心一意地訓練湘軍,國家不供應他這種軍隊糧餉,沒有來自官場同僚的幫助,沒有帶兵經驗,做起事來總是舉步維艱,但是曾國藩沒有放棄,每當他想到在長沙受到的屈辱,他就立志要訓練出一支強大的軍隊,不僅僅要讓那些嘲笑他的人高看一等,更要拉出更廣闊的天地,與太平軍爭雄。
苦心人,天不負,咸豐四年四月,在經歷了無數的辛苦之後,曾國藩終於打造出一支一萬七千人的湘軍,更是在湘潭,與太平軍多次交鋒,殲滅太平軍萬餘人。這是清政府面對太平軍以來,第一次重大勝利。曾國藩終於揚眉吐氣了,咸豐皇帝也高興壞了,嘉獎湘軍,對曾國藩更是給予放權,之前跟曾國藩有矛盾的官員上門道歉,鮑起豹被咸豐下旨嚴辦,曾國藩這才算是在長沙站住了腳。
在遇到挫折的時候,退縮是沒用的,只有鼓起勇氣去面對,打掉牙和血吞,才會有出頭之日。現實打了你一巴掌,你要打回去,不能退縮了,不然只能淪為芸芸眾生中的一員。
曾國藩認為,一個人只要胸懷大志,是不會懼怕現實的困難和挫折的,現實給他的壓力越大,他反彈的力量就越大,這就是所謂的「艱難困苦,玉汝於成」。
他在家書中,把這種人生經驗傳授給兒子,他是這樣寫的:「天下事無所為而成者極少,有所貪有所利而成者居其半,有所激有所逼而成者居其半」。
生活越殘酷,越要明守自己的方向,經歷磨練之後,生命才會爆發出更強大的張力,從平庸到優秀,就這麼簡單,承受別人不能承受的,方能得到別人難以獲得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