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眼」看世界——那些了不起的中國製造

@ 2018-11-05

近期被瘋狂刷屏點贊的「港珠澳大橋」,讓所有中華兒女為之驕傲自豪!這座刷新了多項數據的偉大工程,再一次讓「中國製造」,屹立世界之巔。而在廣袤的祖國大地上,如此舉世矚目的工程不勝枚舉。這些「中國製造」是我國改革開放40年偉大曆程的見證者。

今天,就讓我們登「高」望遠,跟隨「天繪一號」衛星的攝影軌跡,透過「天眼」看看那些「了不起的中國製造」。

港珠澳大橋衛星攝影

2018年10月24日,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這座世界最長的跨海大橋,全長約55公里(其中海底隧道約6.7公里),被譽為橋樑界的「珠穆朗瑪峰」,現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是刷新了「最長」「最大」「最重」「最堅固」「最精細」的「數據帝」

港珠澳大橋從設計到建成共歷時14年,設計壽命達120年,可抗16級強颱風,珠海、香港、澳門因此首次實現陸路對接,形成「一小時交通圈」。

北盤江大橋衛星攝影

杭瑞高速公路北盤江大橋,跨越雲貴兩省交界的北盤江大峽谷,聯接貴州省六盤水市水城縣都格鎮和雲南宣威市普立鄉,由雲貴兩省合作共建,全長1341.4米,橋面到谷底垂直高度565米,相當於200層樓高,是世界最高的跨江大橋。

大橋於2016年12月29日建成通車,雲南宣威城區至貴州六盤水的車程將從此前的5個小時左右,縮短為1個多小時。

FAST衛星攝影

500米口徑球面射電望遠鏡(Five-hundred-meter Aperture Spherical radio Telescope),簡稱FAST,位於貴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平塘縣克度鎮大窩凼的喀斯特窪坑中。

由我國天文學家南仁東於1994年提出構想,歷時22年建成,於2016年9月25日落成啟用,具有我國自主智慧財產權,是世界最大單口徑、最靈敏的射電望遠鏡,接收面積相當於30個足球場。

截至2018年9月12日,FSAT已發現59顆優質的脈衝星候選體,其中有44顆已被確認為新發現的脈衝星。

終南山公路隧道衛星攝影

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單洞長18.02公里,雙洞共長36.04公里,是世界最長的雙洞高速公路隧道,是第一座由我國自行設計、自行施工、自行監理、自行管理,綜合技術水平最高的高速公路特長隧道,也是目前世界口徑最大、深度最高的豎井通風工程。

2007年1月20日,秦嶺終南山公路隧道正式通車,15分鐘即可穿越秦嶺,隧道內有著世界上最先進的特殊燈光帶,可有效防止行駛過程中的視覺疲勞。

首都國際機場衛星攝影

北京首都國際機場3號航站樓(簡稱T3航站樓),2008年10月投入使用,建築面積100萬平方米,相當於160個足球場大,是世界上最大的單體建築,是目前我國投資建設運營中的最大機場,有著全球第二大、國內第一大客運流量。

小貼士

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大興國際機場,其航站樓主體預計將超過T3,屆時我國將再次刷新世界最大單體建築的成績。

風電基地衛星攝影

甘肅酒泉風電基地是我國第一個千萬千瓦級風電基地,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風力發電基地。該項目於2008年正式啟動,是我國繼西氣東輸、西油東輸、西電東送和青藏鐵路之後,西部大開發的又一標誌性工程,被譽為「風電三峽」。

該基地位於甘肅省酒泉市玉門鎮西南戈壁灘上,地勢平坦開闊,風能儲備優越,工程地質條件良好,交通運輸和用水用電條件具備,適宜建設大型風電場。

京新高速衛星攝影

京新高速(G7),是連接北京和烏魯木齊的高速公路,是國家西部大開發的重要交通要道,全長2540公里,2012年9月動工,2017年7月全線貫通。

京新高速公路是世界上最長的沙漠高速公路,也是亞洲投資最大的單體公路建設項目。

洋山深水港衛星攝影

2014年12月23日,上海國際航運中心洋山深水港區四期工程正式開工建設,工程總投資約139億元,是國內首個全自動化貨櫃碼頭,建成後將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海上人工港。

屆時上海港的年吞吐量將突破4000萬標準箱,是全美國所有港口加起來的吞吐總量,也是目前全球港口年吞吐量的十分之一。

蘇通長江公路大橋衛星攝影

蘇通長江公路大橋(簡稱蘇通大橋),位於江蘇省東部的南通市和蘇州市之間,全長32.4公里,其中跨江部分長8146米。大橋主跨跨徑達到1088米,是位居世界第二大跨徑的斜拉橋。

大橋於2003年6月27日開工,於2008年6月30日建成通車。主橋兩個主墩是世界最大規模的群樁基礎,主橋最長的斜拉索長達577米,是世界最長的斜拉索。

上海中心大廈衛星攝影

上海中心大廈是上海市的一座超高層地標式摩天大樓,總高為632米,為世界第二、中國第一高樓。占地面積433954平方米,建築主體為118層。

2008年11月29日上海中心大廈奠基開工。2016年3月12日,建築總體正式全部完工,2016年4月27日,「上海中心」宣布分步試運營。

廈門地鐵一號線衛星影像

說到海上小火車,相信不少人都被《千與千尋》里的海景地鐵所震撼過。該劇的取景是在斯里蘭卡,如今,我們再也不用走遠在廈門地鐵一號線就能體驗到啦。景色美cry!

廈門地鐵一號線,連接新老城區,其中一段路程跨海而行,乘車時可欣賞大海風光,遠眺廈門大橋、杏林大橋。

真的是,厲害了我的國!一路看下來,不禁要為偉大的祖國點個超級贊!此生無悔入華夏,自豪我是中國人!

40周年砥礪奮進,40周年春風化雨,40周年眾志成城,中國人民用雙手書寫了國家和民族發展的壯麗史詩!

小夥伴們!讓我們共同努力,

共同期待更多更加了不起的中國製造!

MADE IN CHINA!

THE BSET PROJECT!

小貼士

天繪一號衛星是我國自主研發的第一套傳輸型立體測繪衛星,目前共有01、02、03共3顆衛星,可以快速獲取全球地理空間信息。既能獲取三線陣立體影像,實施全球精確定位,測制地形圖;又能獲取藍、綠、紅、近紅外4個波段多光譜影像,定量反演地物的物理屬性,提高地圖測制的完整性;還可以獲取2米全色影像,通過與多光譜影像融合處理生成彩色影像產品,增強對地物目標的詳細、快速、準確判讀能力。

▋作者:張 帆

▋來源:我們的太空

▋編輯:熊承炅、王 斌

▋郵箱:ourspace0424@163.com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