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相敦馬哈迪表示,自己在第2次擔任首相期間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工作,包括從抵禦中國到償還龐大的國債。
馬哈迪坦承,為了重建「被摧毀」的政府,自己幾乎累壞了。(圖:星洲日報)(吉隆坡1日訊)首相敦馬哈迪表示,自己在第2次擔任首相期間幾乎包攬了所有的工作,包括從抵禦中國到償還龐大的國債。他今日接受法新社訪問時甚至笑言,自己其實應該已經死了。希望聯盟執政後,即針對涉及貪污的多名前領導人展開逮捕行動;除了打擊貪腐之外,馬哈迪為了償還高達1兆令吉的國債,也冒著激怒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風險,取消了一系列由中國支持的昂貴大型項目。不僅如此,馬哈迪還需面對隨時處於動盪的希盟,包括其曾經的宿敵、如今被視為是首相接班人的拿督斯里安華。馬哈迪坦承,這樣的情況確實讓他筋疲力盡。「我不得不做比第一次擔任首相時更多的工作……整個政府機構幾乎被摧毀了。」撤換前朝高官希盟政府執政後,即撤換了前朝政府行政體系內的多名高級官員,包括國行總裁和總檢察長等,導致馬哈迪與其團隊疲於填補政府的大漏洞。馬哈迪認為,這些官員在政治上與前朝政府有極大的關聯,因此不得不進行全面的撤換。「納吉努力利用每個機構,以確保他贏得大選,因此很多事情都被破壞了。」不僅如此,馬哈迪還冒著與中國政府交惡的風險,取消了一系列中國的大型發展項目,而這些項目也被廣泛視為是納吉為了償還債務而進行的可疑交易。「我們負擔不起這些交易。」不過,馬哈迪堅稱,大馬與中國的關係依舊密切。馬哈迪重申,會履行承諾,在2年後交棒首相職權給安華。「敦馬勿重犯歷史錯誤」 30團體聯署反跳槽30個公民社會團體今日警告首相兼土著團結黨主席敦馬哈迪切勿重犯歷史錯誤,為了強化他的政治權力而不惜毀壞民主制度,濫用國家機器摧毀一個政黨。(吉隆坡31日訊)30個公民社會團體今日警告首相兼土著團結黨主席敦馬哈迪切勿重犯歷史錯誤,為了強化他的政治權力而不惜毀壞民主制度,濫用國家機器摧毀一個政黨。他們在聯署文告中說,解散巫統及誘使巫統國會議員跳槽至土團黨,這個建議與1988年舊巫統被宣布為非法組織及馬哈迪的忠誠支持者跳槽到巫統的做法非常相似。他們對巫統主席拿督斯里阿末查希揭露,馬哈迪要求他解散巫統,以及要該黨國會議員跳槽至土團黨,感到極為不滿。土團黨最高理事卡迪雅欣也聲稱,40個巫統國會議員將過檔土團黨。他們認為,任何反對黨國會議員跳槽到執政黨,或反其道行之,乃顛覆馬來西亞選民在第14屆大選中集體民主實現第一次政黨輪替之舉。他們說,馬來西亞選民在第14屆大選發出一個清楚的信號,他們拒絕巫統領導的國陣重新掌權,反之選擇承諾系列制度改革的希望聯盟。「因此,若據稱的40個反對黨國會議員跳槽至執政黨之事如實發生,這將是對人民委託的背叛,並且只服役於土團黨和巫統的利益。跳槽是雙重背叛「跳槽行為是對朝野雙方選區的雙重背叛。基於選民的投票取決於兩個關鍵性因素,即政黨和宣言,跳槽的議員不但違背了選民支持該政黨的初衷,也讓選民支持的宣言失去效用。「若大選中敗選的政黨可輕易轉換陣營及重回權力中心,由人民力量崛起而實現的歷史性政黨輪替成果將化為烏有。」他們強調,若政治承諾可以不經同意被替換,政黨根據不同宣言競選還有何意義?若民意代表最終將背叛他們所代表的選民,尋求人民的委託又所為何事?他們要求馬上停止所有據稱的跳槽談判和威脅,並呼籲土團黨維護法治和尊重民主精神,認可反對黨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他們說,所有政黨應該根據選民在第14屆大選作出的決定,各自扮演好執政黨和反對黨的角色。他們也指出,希盟政治人物曾於2009年嚴厲譴責霹靂州民聯州議員許月鳳、嘉瑪魯丁和鄂圖曼跳槽至國陣,他們如今卻對據稱的土團黨跳槽計劃保持緘默。這證明,他們若非認可國陣的誘使跳槽做法,就是虛偽之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