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才算是便秘?
便秘是消化系統的常見症狀,而不是消化系統的疾病。具體表現為:排便頻率減少,一周內大便次數少於2~3次,或者2~3天一次,大便量少且乾結時稱便秘;如果大便2~3天一次,但大便形狀正常、排出不費力,則不能稱為便秘。大便不幹但排便困難,便後有肛門墜脹感也可以稱為便秘。
嚴格意義上講,按照羅馬Ⅲ標準,具有以下2個或以上症狀才是便秘。
1、至少有25%的排便感到費力;
2、至少有25%的排便為塊狀或硬便;
3、至少有25%的有排便不盡感;
4、至少有25%的有肛門直腸梗阻和阻塞感;
5、至少有25%的需用手指協助排便;
6、排便次數每周少於3次。不用瀉劑很少排鬆散大便,在診斷前6個月出現症狀,最近3個月滿足症狀標準。
經常便秘該如何調理?
1、應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早睡早起、定時進食可以保持腸運動的節律性,是保證按時排便的前提,養成定時排便的習慣,不強忍便意,排便時應注意力集中,避免看書或玩手機。
2、補充足量的水份可以軟化大便。注意調節情緒和壓力、保持良好的心態。加強體育鍛鍊,經常作提肛運動可以強化盆底肌肉,增強腸蠕動,有助於建立正常的排便反射。
3、理療按摩,按摩主要是腹部的幾個穴位,有促進腸蠕動的作用。還有微波、紅外線治療,神燈穴位照射、穴位艾灸等等都有助於治療便秘。
4、調整飲食結構,注意「二多二限四禁忌」原則:多吃蔬菜、水果;限量吃肉類、禽蛋類等高蛋白、高脂肪食物;忌辛辣、干炒、油炸、燒烤的食物。
做什麼運動可以有效緩解便秘?
1、跪姿前傾
雙膝跪地,從膝蓋到腳趾都要接觸到地面,上半身保持直立,雙手自然下垂。緩慢坐下,直到體重完全壓在腳踝上,雙手自然放在膝上,保持正常呼吸。保持該姿勢約30秒,放鬆後再將上半身向前傾。重複做3-5次。這個動作有助於促進胃腸蠕動,消除脹氣、胃腸綜合徵,還可強化大腿肌肉。
2、引便操
打開雙腳與肩同寬,放鬆肩部,上身前傾,用左手摸右腳趾。注意膝蓋要伸直,彎腰扭動身體。起身,雙手撐腰,上身後仰,腹部儘量往前凸出。以後重複上述動作。雙手交替摸雙腳趾。
3、站立彎膝
年輕漂亮的女性在站立體前屈構成特寫
雙腳分開與肩同寬站立,雙手輕放膝上,身體微向前彎。深吸一口氣,吐氣時緩慢收縮腹部肌肉,讓腹部肌肉呈凹陷狀,但不要勉強用力。保持該姿勢5~20秒,不要憋氣,然後順勢將肺部氣體排出,放鬆肌肉。重複4~7次,這個動作對緩解消化不良與便秘很有幫助,還可以促進胃腸蠕動。
4、轉腰運動
兩腳分開站立,與肩同寬或略寬於肩,兩手臂自然下垂,兩眼目視前方。上半身保持正直,腿、膝也要伸直。先將腰向左側送出去,然後再往前、右、後,順時針轉圈。整個過程要慢,雙肩不能動,雙膝不能彎,慢慢轉上30~50圈,再逆時針轉30~50圈。動作要連貫,呼吸自然。起床空腹時最好,做完後再喝一杯溫開水。堅持半個月,效果會比較明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