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病人都知道,在我們醫院治療,特別注重忌口。其中,肺部疾病、心臟病、腸胃病、關節疾病等,都強調要少吃或不吃 「 生、冷、酸 」,而最常見又最容易被忽略的生冷酸食物,就是水果。
什麼人最愛吃水果呢?女士們。我發現男士通常不是特別愛水果,但女人可以把水果當飯吃,這跟這些年來的營養學科普宣傳有關。
我在生活中見過很多女士,為了減肥,晚飯不吃,就吃一盤水果沙拉,或者就吃一個蘋果;還有很多人夏天沒食慾時,也把西瓜、哈密瓜當飯吃,結果是什麼呢?
不是說這些病都是因為吃多了水果,但無節制地吃水果,是引發這些疾病的重要因素。因為水果最大的特點就是——生冷。
張仲景的《傷寒論》里,對病人很重要一條飲食禁忌就是忌生冷。之所以要忌生冷,是為了保護人體之陽。
水果以寒涼居多,大量吃會傷脾陽。而現代人,平時就愛吃冰飲冷、吃多垃圾食品、壓力勞累、抗生素濫用等諸多因素,體質普遍偏寒。
說到這兒,大家再回頭想:水果真的能美容減肥嗎?
首先我們要知道導致肥胖的原因是什麼!其實就是因為脾胃虛弱引起的。
脾胃虛弱了,就無力運化多餘的水分和脂肪,引起水腫和肥胖。所以,想減肥,健脾養胃是根本。
古人早就認識到水果的生冷危害,不建議多吃。《黃帝內經·素問》說,五果為助,水果只是輔助性食物;《金匱要略》說得更細:「果子生食,生瘡。桃子多食令人熱……杏酪不熟,傷人。梅多食,壞人齒。李不可多食,令人臚脹。橘柚多食,令人口爽,不知五味。梨不可多食,令人寒中。金瘡、產婦亦不可多食。櫻桃、杏多食,傷筋骨。安石榴不可多食,損人肺。胡桃不可多食,令人動痰飲。」
任何事都要分兩面來看,比如現在是秋季,都知道梨可以潤肺,很多人就盲目吃。但別忘了,梨也性涼,李時珍在談梨時提到:「金瘡、乳婦、血虛者,尤不可食。」寒性水果不利於氣血生長,會影響到乳汁分泌,也影響瘡口的癒合。所以中醫不主張孕婦、月經期的女人多吃水果,尤其哺乳期不能多吃水果。
《黃帝內經》中有一句名言叫作「司歲備物」,就是說要遵循大自然的陰陽氣化采備藥物、食物,這樣的藥物、食物得天地之精氣,氣味淳厚,營養價值高。所以人們應該吃節氣菜,吃藥也最好服用野生草藥。孔子也有名言說:「不時,不食。」就是說,不符合節氣的蔬菜水果,儘量別吃。
所以春天的蘋果,冬天的草莓,我不知道吃了有什麼好處。
隨心說了這麼多,最後總結下:因為我的觀點常與「常識」相悖,很多人喜歡矯枉過正,所以每次我都要強調一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