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許多電影和美劇中描述的畫面:印度精英在矽谷和華爾街都戰績彪炳,但在印度本土依舊是貧富懸殊的現狀。印度人口已經快追上中國了,而且農村人口比例很高。但卻很多人連銀行都沒有見過,更不要說使用金融服務了。不過在印度,已經有一個名字叫「Paytm」的電子錢包做到了有 1.35億活躍用戶,差不多每九個人裡面就有一個是它的用戶。
Paytm(全稱Pay ThroughMobile)是印度最大的移動網際網路公司之一One 97 Communications的旗下品牌,被稱為印度版支付寶。在成立之初,它只是一個手機預付網站,2014年開始進入印度剛剛興起的網際網路金融領域,並推出了電子錢包。
2015年初,阿裡巴巴及螞蟻金服聯手向One97旗下Paytm投資共計5.75億美元,交易完成後,阿裡巴巴和螞蟻金服將持有One97 30%的股份,使得後者的估值達到20億美元。
2015年9月,阿裡巴巴和螞蟻金服又追加了投資額,使得Paytm從中國市場獲得的戰略投資額度達到6.8億美元,阿裡也成為了One97的第一大股東。作為印度最大的初創公司之一,Paytm最後一次的資產估值超過70億美元,此前在今年早些時候,該公司剛剛從軟銀融資14億美元。
今年3月,印度版支付寶Paytm上線了一款獨立app,名叫PaytmMall。無論從名稱還是B2C商業模式上,它都和天貓很像。但打開app商品展示頁卻和呈現形式豐富多樣的淘系app相去甚遠,它簡單素潔,倒有點像亞馬遜,比如5句話商品特徵描述。
這背後經歷了一組複雜的資本運作。去年年底,以電子錢包起家的Paytm進行了分拆,將越來越壯大的電商業務獨立出來,形成電商公司(Paytm Ecommerce Pvt。 Ltd。),與原有的網際網路金融板塊(成立Paytm Payments Bank)平行並存。此前,阿裡巴巴已經聯手螞蟻金服兩次投資了它。
在引入了螞蟻金服的風控與雲技術後,再加上成功的線下拓展,Paytm的用戶數已快速增至2.2億,街頭流動攤販也使用Paytm收款。這帶動了電商消費,使用者對生活服務的打開習慣讓人們在網購時也會想到Paytm。
維賈伊·謝卡爾·沙瑪,印度移動支付和商務平臺Paytm的創始人,對Facebook創始人紮克伯格有些「羨慕嫉妒恨」,因為後者有一位華裔妻子,而且會說中文。「我也很想學普通話,那就可以直接和你們交流。」維賈伊說。
過去兩年,這位「印度版馬雲」來了中國十多次,漸漸成了「中國控」。「我們來多少次都覺得不夠,因為每一次來都會學到很多新東西。」
維賈伊如此喜歡中國的原因或許可以從他的事業中找到答案。過去兩年多,他所創辦的「印度版支付寶」Paytm的用戶數從不到3000萬增長至超過2.2億,躍升為全球第三大電子錢包。他說,Paytm的飛速成長離不開來自中國網際網路的啟發,以及Paytm的投資方之一螞蟻金服的支持。
但故事也不是一帆風順的。維賈伊說,對於在印度推廣二維碼支付,自己一開始也沒把握。「我們最大的困難在於他們對科技產品的不習慣,另外,印度基建相對來講也沒有那麼發達。」印度有12億人口,但擁有銀行帳戶的大概只有2億人,移動網路的品質也經常不穩定。
此外,作為全球第二大發展中國家,印度的金融壓抑狀況十分嚴重,金融服務、金融基礎設施落後的現狀,同樣成為諸如Paytm等移動網際網路企業的機遇。以支付為例,到2015年,Visa、萬事達進入印度已經幾十個年頭,但總髮卡量不超過1 800萬張。相比較而言,Paytm只用短短幾年時間就發展了2.2億用戶,是兩大國際信用卡巨頭總和的10倍,並且Paytm還定下了兩年內普惠5億印度人口的目標。當然,想實現這些目標,離不開資本的大量投入和技術的快速進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