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機拍出清晰照片的20個竅門

@ 2018-10-20

唐代禪宗大師青原行思提出參禪的三重境界,「見山是山,見水是水;見山不是山,見水不是水;見山還是山,見水還是水。」

作者相信攝影也是如此,開始時學習並實踐各種攝影知識與技巧,把照片拍清晰拍通透拍漂亮,拍出故事拍出精彩拍出藝術。

2018 IPPA Landscape(風光組)入圍作品,源自IPPA官網

2018 IPPA Panorama(全景組)第1名作品,源自IPPA官網

到一定進階時,開始把照片拍模糊等各種創意與玩法。

2018 IPPA Series(組照組)第1名作品(之一),源自IPPA官網

2018 IPPA Abstract(抽象組)入圍作品,源自IPPA官網

及至最後,或許是到了「從心所欲不逾矩」的境界,終將回歸攝影的初衷,記錄並為人類自身服務。此時「無劍勝有劍」,「大巧若拙」,攝影技巧已然不再是問題和話題。

2018 IPPA Landscape(風光組)入圍作品,源自IPPA官網

2018 IPPA Landscape(風光組)第1名作品,源自IPPA官網

照片清晰是攝影入門的基礎和前提,不論處在哪種境界,清晰依然是攝影的基本要求,只是表現形式不同而已。由於智慧型手機的硬體、軟體配置以及技術性能不如單眼相機,拍出清晰的照片更為不易,更需要講究討巧,更需要揚長避短。如何用手機拍出清晰照片,都有哪些方法與技巧,作者建議如下:

1.設置高解析度

許多智慧型手機提供多種解析度選項,拍攝前要設置好。由於手機最大的短板之一便是傳感器尺寸小,為了保障照片清晰,設置時自然要點選最高解析度。如果不留意,選擇的是低解析度選項,就會拍出假的清晰照片,這樣的照片在手機觀看沒問題,一旦拷入電腦就會發現,那只是小尺寸的「清晰照片」,使用價值便會大打折扣。

《華為手機解析度設置路徑的介面截屏拼圖》

許多拍攝以及後期處理app,同樣需要提前設置,要點選高解析度或「不要調整大小」,才能拍出或輸出正常大尺寸的清晰照片。

《snapseed「調整圖片大小」介面截屏》

2.時常保持手機鏡頭潔凈

手機是沒有鏡頭蓋的,大多數手機鏡頭外凸,容易沾染灰塵、指紋或是油脂等。鏡頭不潔凈,會減低通光量,影響精準聚焦,拍攝出來的照片很有可能模糊不清。鏡頭不潔凈,拍攝時還可能會出現鏡頭光暈,在逆光的情況下,或拍照場景中有強光,這種眩光會被放大,甚至橫穿整個畫面,對照片的損害可能是毀滅性的。

所以,拍照前用棉絨布擦拭鏡頭,保持手機鏡頭潔凈,是一個不錯的習慣。

此外,鏡頭還要防劃傷,我們大都喜歡把手機放在口袋或手提包里,這時儘量不要讓手機鏡頭被其內諸如鑰匙、硬幣類的硬物劃傷,被刮花的鏡頭絕對影響成像質量。

3.拍攝時保持手機穩定

儘管現在的智慧型手機都具有一定的防抖功能,但也都有其局限性。同時手機輕、薄、小,通過螢幕取景而遠離身體,拍攝時不易持穩,加上按快門時也容易導致手機抖動,拍出的照片容易模糊不清。所以拍攝時保持手機穩定,對於拍出清晰的照片非常重要。注重正確的拍姿、拍攝時注意借力支撐點、選擇並輕觸虛擬快門鍵而少用機上的音量鍵拍攝、使用耳機線上的音量鍵或(定時)自拍模式拍攝、必要時使用三腳架、注意避擋強風,掌握這些要領有助於拍攝時保持手機穩定。

《雙手持穩手機拍攝》,源自網絡

《輕觸虛擬快門鍵示意圖》

4.精準聚焦

許多人拍照時,還未對焦就立馬按快門,這樣容易致使拍攝出來的照片主體時有模糊的情況出現。正確的拍法是,用手指輕觸螢幕,把焦點對準拍攝主體,待完成對焦後再輕按下快門,可使主體得到清晰呈現。

2018 IPPA People(人物組)入圍作品,源自IPPA官網

5.正確曝光

正確曝光是攝影必備的基本功,欠曝的照片,看不清細節,尤其是欠曝部分;過曝也不行,過曝照片高光部分的細節會受損或缺失。只有正確曝光,才能拍出細節畢現的清晰照片。

《欠曝的照片》,源自網絡,欠曝部分看不清細節

《過曝的照片》,源自網絡,過曝部分細節缺失

《正確曝光的照片》,源自網絡

6.靠近主體拍攝

儘量靠近主體拍攝,在能正常對焦的範圍內,越近越清楚。

《春花盛開》,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攝影:周正森,圖文源自微信公眾

作品說明:《春花盛開》,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清遠市清城區,攝影:周正森,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

7.不放大拍攝

放大拍攝,其實就是使用手機的變焦功能拍攝。不同於單眼相機,大多數智慧型手機鏡頭是廣角的定焦的,其變焦功能是數碼變焦,不是光學變焦。使用數碼變焦功能會導致照片質量變差,圖像模糊,把照片放大到1:1比例(原始尺寸)來觀看時模糊非常明顯。

《定格秀全塑像》,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

上圖使用手機的數碼變焦功能拉近塑像拍攝,在手機里看感覺還過得去。但拷入電腦放大至100%來看,見下圖,畫面就不行了,清晰度下降,噪點明顯。

《秀全塑像》,使用iPhone 6s拍攝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

如何解決這個問題,作者的建議有2點:一是走近拍攝主體,「變焦靠走」;二是拍照完成後,二次構圖進行剪裁。其缺點就是,剪裁後的圖像尺寸肯定變小。

8.少用前置鏡頭自拍

由於體積、美觀、成本、用途等原因,前置鏡頭設計的拍攝性能普遍比後置鏡頭差,拍出照片清晰度和畫質不如後置鏡頭,所以自拍儘量少用前置鏡頭,改用「後置鏡頭+固定手機+(定時)自拍模式」拍攝,畫面的清晰會更有保證。

《芋田倩影》,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攝影:周正森

作品說明:《芋田倩影》,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作品獲花都旅遊攝影大賽三等獎。攝影:周正森,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

9.選用「專業拍攝模式」拍攝

不少品牌手機原生相機提供「專業拍攝模式」選項,可通過調整感光度、光圈和快門,應對更多更複雜更「惡劣」的拍攝環境。有些還有「超級夜景」「流光快門」「大光圈」「美膚」「動態」等特定的專業拍攝模式選項,遇到適合的特定場景時可供選用,操作簡單,同樣可獲取清晰照片。

10.藉助拍攝app

無「專業拍攝模式」的手機,也可以藉助拍攝app實現「專業拍攝」。不論iOS還是android系統,都有大量手機拍攝app,勝任許多手機原生相機所無法完成的拍攝任務,獲取清晰、高質的畫面。

《蘇州夜色》,使用nubia Z17 S拍攝於江蘇省蘇州市,攝影:J導

11.藉助外置微距鏡頭拍攝

在手機鏡頭外加套專用微距鏡頭,可以實現幾乎「零距離」拍攝。使用微距鏡頭後,手機不靠自動對焦,需要依靠移動手機的距離來控制畫面的清晰度,實際上這種手動控制也是最可靠的,加上手機螢幕大,非常容易看清並拍下畫面。

《金秋》,使用iPhone 6s外加微距鏡頭拍攝于山西平遙,攝影:魚兒老師

12.利用手機原生相機的光場相機功能拍攝

個別品牌手機提供「光場相機」選項,可以「先拍照,再對焦」,拍完之後,在照片上點哪裡,對焦就在哪裡,哪裡就清晰,而其他部分則是虛化的。「光場相機」不失為一個有益的嘗試。

13.避免低照度的拍攝環境

在夜晚或低照度環境拍攝照片,手機的快門速度會變慢,照片容易模糊。同時,因為進入手機鏡頭的光線不充足,影響算法的發揮,導致影響畫質的噪點產生。

所以,儘量選擇光亮的主體和背景拍攝,可確保充足的光線進入手機鏡頭,確保在感光度較低的同時以較快的快門速度拍攝,減少位移,保證拍攝主體細節清晰、畫面質感良好。

14.避免光比過大的拍攝環境

所謂光比,就是指被攝體主要部位亮部與暗部的受光量差別。由於手機的傳感器寬容度弱,在光比較小的情況下拍攝性能可以正常發揮,畫質較好;如果光比過大,對手機攝影來說就顯得力不從心。

《河道彎彎》,使用iPhone 8 Plus拍攝於四川若爾蓋

作品說明:《河道彎彎》,使用iPhone 8 Plus拍攝於四川若爾蓋,攝影:雪落長安。照片光大比,影響暗部細節表現。

所以,手機攝影儘量選擇光比小的場景拍攝,避免大光比,有助於拍出畫面清晰細膩的照片。

當然,遇到光比大的場景,嘗試應用HDR拍攝照片,可以一定程度上克服容易過曝、欠曝的問題,同時提升亮部和暗部的細節表現,使畫面層次更為豐富。

《噴香豆腐正出鍋》(正常拍攝與HDR拍攝效果對比)

圖片說明:《噴香豆腐正出鍋》(正常拍攝與HDR拍攝效果對比),使用iPhone 6 Plus手機拍攝於廣東省清遠市陽山縣七拱鎮新墟街。攝影:周正森,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左圖為正常拍攝,很明顯主體人物較暗,同時高光部分豆腐過曝嚴重,失去細節;右圖為HDR拍攝效果,曝光基本準確,特別是左圖所見豆腐曝光過度的情況得到了糾正,暗部細節也有改善。

遇光比大的場景,還可以嘗試以亮處正常曝光,把暗處拍成剪影或陰影效果,也是一個不錯的解決方法。

2018 IPPA Series(組照組)入圍作品(之一),源自IPPA官網

《一路秋色》,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吉林省長白縣十五道溝,攝影:周正森

作品說明:《一路秋色》,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于吉林省長白縣十五道溝,攝影:周正森,獲選登在《人民攝影報》2017年11月22日第14版。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

15.避開能見度低的拍攝環境

空氣的能見度也會影響照片清晰度,如果不是特意為了拍沙塵霧霾照片的話,作者建議規避能見度低的環境,選擇能見度高的環境拍攝,才能拍出高清晰的照片。

《在路上》,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新疆獨庫公路,攝影:周正森

作品說明:《在路上》,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新疆獨庫公路,攝影:周正森。沙塵霧霾是把雙刃劍,一方面,它對照片的清晰度影響大;另一方面,如果用得好,卻可以簡潔畫面,烘托氛圍。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

16.避免正對逆光拍攝

由於智慧型手機鏡頭小,沒有遮光罩,抗眩光能力弱,在逆光的條件拍攝非常「吃力」。這時可以考慮調整一下位置或角度,比如以順光、側光或側逆光拍攝,或藉助遮擋避開眩光的影響,從而拍出主體清晰、畫面亮麗的照片。

《暖陽四射》,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清遠市

作品說明:《暖陽四射》,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清遠市,由於逆光的干擾,照片清晰度、色彩還原等大受影響。

當然,遇到逆光情況,可以腦洞打開一下,拍成剪影效果,也是一個不錯的方法。

《海邊》,源自網絡

17.避開快速移動的拍攝對象

拍攝時,畫面中有快速移動的對象,尤其是在照度不足的情況下,無法清晰定格在照片中。所以用手機拍照時,應儘量避開快速移動的對象,才能拍出清晰照片。當然,為了創作而刻意為之的情形除外。

《旅途匆匆》,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廣州南站

18.慎用濾鏡

智慧型手機所謂的濾鏡,只是虛擬的,不是物理濾鏡,是PS的效果,使用濾鏡或多或少會影響照片的清晰度,一定要慎用。

19.適當的後期處理

手機拍攝的原圖對比度普遍不足,環境較暗時拍攝的照片尤為如此,適當增加對比度可以改善照片的清晰度、畫面層次感,使呈現的色彩更為鮮明艷麗。

必要時,還可以對照片進行銳化、曲線等調整,讓畫面更為清晰銳利。

不管是調整對比度、銳化處理,還是其他調整,都要注意適量,調整過度了容易產生噪點,觀感也會不自然。

《綠色出行》(原圖),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

《綠色出行》(後期處理後),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

作品說明:《綠色出行》(後期處理後),使用iPhone 6 Plus拍攝於廣東省廣州市花都區。通過對比度和曲線等調整,畫面清晰度、層次感比原圖(上一圖)均有改善。

20.配備拍攝性能優良的手機

這個道理簡單,無需多作解釋。選購手機,重點關注傳感器、鏡頭、圖像信號處理器(即ISP、算法),它們是影響畫質的最核心因素。

《點綴星空》,使用HUAWEI MHA-AL00拍攝於河南焦作,攝影:楊芃芃

《雲霧大明山》,使用HUAWEI PE-TL20拍攝於浙江臨安大明山

作品說明:《雲霧大明山》,使用HUAWEI PE-TL20拍攝於浙江臨安大明山,攝影:風鳴雨瀟瀟。攝影師善於運用前景,營造畫面立體感、遠近感、層次感,注重虛實結合,中國傳統山水畫的韻味十足。

《舒展》,使用iPhone X拍攝於廣東陽江海陵島,攝影:珠跑俱樂部船長

《眺望》,使用iPhone 8 Plus拍攝於泰國甲米,攝影:幽幽蘭

總結語

以上20個建議便是作者手機行攝多年的經驗和體會,小夥伴平時拍照時多留意並加以運用,完全有理由相信,拍出清晰手機照片一定不難,路就在自己的腳下。作者:周正森,圖文源自微信公眾號「手機行攝」。

作者簡介

周正森,中國攝影著作權協會會員,廣東省攝影家協會會員,瀚圖中國手機攝影師;在國際、國內攝影賽事及展覽、《中國攝影報》等專業攝影報獲獎、入選或發表手機作品100多幅,在專業攝影報發表攝影及理論文章30多篇;憑手機作品獲加入中國攝影家協會積分遠超所需的15分。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