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家茶粿艾草粄,黑黑的很好味!
首先要辨識艾草!
艾草的葉子大約2-4寸長,1-3寸寬,呈羽狀分裂,揉之有香氣。香氣是辨識艾草最重要的兩點之一。葉子背面呈銀白色,有白絲絨毛;靠近嫩葉的枝幹也有絨毛,而且更濃密一些。
材料:(可做15-18塊)
60 克 嫩艾葉/尖
1/8 小勺 小蘇打
15 克/1 大勺 糖
60 克 粘米粉
120 克 糯米粉
餡料:
40 克 紅豆 焙香
20 克 芝麻 焙香
100 克 花生 焙香
30-50 g 糖
做法:
1. 把花生、芝麻、紅豆分別炒/焙香。冷卻後磨成粉,拌入白糖備用。
2. 把粘米粉和糯米粉混合備用。
3. 把艾葉洗凈後放到鍋里,加水和1/8小勺的小蘇打粉,一起煮15分鐘。小蘇打可去除艾葉的苦澀並保持翠綠。
4. 煮好的艾葉瀝干用冷水沖洗幾遍。
5. 用食物料理機把艾葉磨成糊狀,可以適當加一點水。
6. 把磨好的艾葉糊倒到一口鍋里,加入1大勺的白糖,煮滾。加入3大勺的粘米粉/糯米粉,用個鏟子不斷攪拌至滾熱濃稠。
7. 把剩下的粘米/糯米粉放到一口大盆里,把鍋里的艾葉糊盛到米粉里,用個勺子拌勻,稍微冷卻後和成一個不黏手的粉團。如果麵糰很粘的話,可以適量加些糯米粉揉至不粘為止。
8. 手掌上抹點油,取一小團粉團(大約25克),壓扁,盛入1大勺的餡料,捏起成團。擺到剪成小張的油紙/香蕉葉上。
9. 包好後,上蒸鍋蒸12-15分鐘。間中可以每五分鐘開蒸籠蓋子一次,這樣蒸出來的青團不會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