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升班了》
活動來源
幼兒升入中班,一系列的變化讓孩子們對未來的生活充滿嚮往。不再是小班的弟弟妹妹,不再只是簡單地跟隨和模仿老師的活動。嶄新的環境,更多的夥伴,讓孩子們處處感受成長帶來的愉悅之情。主題活動「我升班了」使幼兒在不斷的認知與感受中了解班級環境變化,逐步適應和喜歡新環境、新同伴,學會用簡單而真誠的方式表達自己的愛,通過說說、做做、玩玩等活動,使幼兒嘗試自我服務和為集體服務,增強自信心,體驗成長快樂,激發出升班帶來的無比自豪與喜悅的情感。
主題網絡圖
主題與區域結合
生活區:身高測量刻度、小時候與現在衣服的對比、值日生等。
表演區:如何幫助弟弟妹妹小演習等。
圖書區:故事小劇場等。
主題活動
《我升中班了》
活動目標:
1.知道自己長大了,升入中班了,萌發做中班小朋友的自豪感。
2.願意在各方面對自己有要求,給弟弟妹妹做榜樣。
活動準備:帶領幼兒觀察小班幼兒在園生活場景、海報、畫筆。
活動重點:願意在各方面對自己有要求,給弟弟妹妹做榜樣。
活動難點:制定以後的活動規則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一)通過與弟弟妹妹的比較,了解自己的變化
(二)讓幼兒回憶,討論自己和小班小朋友的不同之處。
(三)小結:引導幼兒發現自己比弟弟妹妹能幹,因為自己長大了,是中 班的小朋友,本領比他們多。
二、中間部分
(一)討論:如何做中班小朋友
1.你們是中班的小哥哥,小姐姐感到怎麼樣。怎樣做像一個中班的小朋友呢?
2.幼兒分男女兩組討論
(二)引導幼兒討論,制定活動規則。
1.如何與他們相處?
2.如何整理自己的物品?
3.如何幫助弟弟妹妹?
4.小結:我們現在長大了,升中班了,每件事都要比以前做的更好。 給弟弟妹妹做榜樣,讓自己真正像一個中班的小朋友。
三、結束部分
延伸活動:將幼兒討論的活動規則一圖畫的形式表現出來。
《能幹的值日生》
活動目標
1.知道值日生的工作是為大家、為班級服務的,建立為集體服務的意識。
2.初步了解做好值日生的方法。
3.體驗為集體服務的快樂。
活動準備
1.通過觀看大班幼兒餐前擦桌子、擺放碗筷及課前分發學具、擺椅子等,掌握方法。
2.供幼兒演練用的學具、餐具和其他相關物品。
活動重點:掌握餐前擦桌子、擺放碗筷及課前分發學具、擺椅子的方法。
活動難點:掌握餐前擦桌子、擺放碗筷及課前分發學具、擺椅子的方法。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活動:認識值日生
二、中間部分
(一)觀看大班幼兒佩帶標記進行的情景表演。
1.哥哥姐姐身上的標記是什麼意思,他們在幹什麼?他們是為誰做的?
2.討論:為什麼小朋友要輪流做值日生?
3.小結:有了值日生的服務,可以讓大家有更多的學習時間學習遊戲,值日生可以學習做自己能做的事,小朋友得到快樂,自己也得到快樂。
(二)嘗試值日生的「工作」
1.幼兒嘗試擦桌子、擺放碗筷及課前分發學具、擺椅子。
2.提出練習過程中的問題
3.請幼兒相互指導,如何更好的完成更好?
(三)引導幼兒結合生活經驗討論:值日生服務的內容和方法。
1.討論值日生可以在那些方面為大家服務?怎樣才能做好?
2.討論怎樣做一名能幹的值日生?
三、結束部分
(一)製作值日生工作方法圖
(二)掌握方法,可以幫助小班。
《應該怎樣做》
活動目標:
1.通過遊戲,進一步了解有關生活中的安全行為。
2.增強自我保護的意識。
準備:幼兒在家生活中的安全行為圖片若干幅、鼓一隻。
活動重點:通過遊戲,進一步了解有關生活中的安全行為。
活動難點:通過遊戲,進一步了解有關生活中的安全行為。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談話導入:有一位阿姨今天有一點煩,她的寶寶經常在家犯錯誤,不知什麼事情該做,什麼 事情不該做,剛才她打了電話,想請我們小朋友幫助她的寶寶,這樣,她出去辦事才放心。
二、「擊鼓傳花」遊戲。
(一)方法:幼兒圍成一個圓圈,聽到擊鼓聲一個一個傳花,鼓聲停止花落在誰的手中,誰就選擇一張卡片,說明圖片上的事應該不應該做,大家可以一起參加討論,明辯那種行為是正確的,那種行為是不正確的,直到所有圖片講完。遊戲結束。
(二)師幼遊戲
(三)教師就圖片引發幼兒討論:
1.「聽到敲門聲,你該不該開門?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2.「能不能隨手往窗外扔垃圾?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3.「能不能站在窗台上或陽台上?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4.「能不能隨便開煤氣?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5.「能不能隨便碰插頭?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6.「能不能隨便吃藥品?為什麼?應該怎麼做?
7.出入門應該怎麼樣?上下樓梯應該怎麼走?
8.小結:今天,我們小朋友真棒,希望以後在家要注意安全。
三、結束部分
在區域中嘗試設計安全標記。
《我長大了》
活動目標:
1.結合幼兒的經歷,通過展覽講述,使幼兒了解自己在不斷地成長,引發幼兒對自身發展變化的興趣。
2.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3.幫助幼兒初步認識自己的不足,增強自我意識。
活動準備:
幼兒已了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在身體的生長發育上有哪些主要的變化、人手一張嬰兒時候的照片及表現自己主要優點的錄像或圖片。
活動重點: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活動難點:鼓勵幼兒找出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活動過程:
一、開始部分
照片展示導入活動
二、中間部分
(一)通過照片展覽、對比講述,使幼兒了解自己小時候和現在的變化。
1.帶領幼兒參觀照片展覽,邊看邊問:照片上都是誰?是什麼時候的照片?
2.請幼兒談一談:「我們小時候是什麼樣子的,現在又是什麼樣子的?」
(可以啟發幼兒從外部的變化。如:身高、體重等。可以從自己學會的本領。如:念兒歌、畫畫等方面) 小結:你們現在長高了、變重了……,更重要的是你們學會了各種各樣的本領,學會畫畫、順倒數數等,那麼,你覺得哪些本領學得最好?)
(二)鼓勵幼兒找找自己的優點,並且願意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1.教師和幼兒共同找找教師的優點,並且將與優點相對應的圖片貼在照片旁邊,引發幼兒興趣,激發他們說一說自己的優點。
2.請幼兒說說自己的優點,並且勇敢地在集體面前展示。
(1)請幼兒上來拼圖,(拼圖時間會很長,因此要安排在前面,這樣可以減少等待時間。)
(2)展覽幼兒的繪畫作用(教師平常應有意識地收集幼兒的繪畫作品,再用繩子串起來展示在教室里)。
(3)將幼兒平時關心集體的行為用錄像錄下來,再放出來給幼兒看,引起幼兒對其行為的讚揚。
(4)進行疊被子、繫鞋帶比賽,通過競賽形式看到別人的優點。
(5)現場表演做操,看到別人的認真。
(6)拋接沙袋,參加體育活動,拋得高、准。
(7)現場表演摺紙,折得整齊而且有一定的難度。
3.小結:每個小朋友都說了自己的優點,有的…有的…有的,並且能夠勇敢地將自己的優點在集體面前展示出來。
(三)找找自己的不足,鼓勵幼兒今後努力。
1.請幼兒談談自己在關心集體、參加體育活動、畫畫等方面還要向哪些小朋友學習?
2.鼓勵幼兒今後繼續努力,爭取不斷的進步。
三、結束部分
延伸活動:
製作介紹自己的小明帖。
關於「我升班了」主題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