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有了F-35,美軍對F-15、F-16戰鬥機依然需求旺盛,按照F-35的替換設想,全部取代那些雜牌機型,僅僅保留F-35和F-22,把空軍全隱身化。可惜這僅僅是幻想,無法實現,因為F-35本身就是一個低檔產品,論隱身能力不及F-22,更別說後半球隱身了,F-135的尾噴口直接噴射出熱氣,對紅外空對空飛彈而言,是個極好的靶子。
這意味著F-35並非無懈可擊,連蘇-27都可以將F-35擊落。F-35的相對低配也是有原因的,美軍一直搞技術保護,自己用的F-22技術顯然不會出售,那麼F-35就只能是次品了。
但從劃代上看,F-35依然是四代戰鬥機,只不過這個四代是相對F-16這樣無隱身能力的戰鬥機而言,如果都在四代機中比拼,那麼殲20和F-22肯定是第一梯隊,第二才是F-35戰鬥機。從洛馬的角度看,F-35是個不折不扣的圈錢機器,1億美元單價,還不算後面的保養,如果買了F-35,你肯定還要買一整套機載武器。即便是財大氣粗的美國空軍,也無力承擔上千架F-35的開銷,於是打起了那些三代機的主意。本來要退役800多架F-16,現在不退役了,緊急召回其中的500架戰鬥機,拿去搞升級。
結果發現其中一半都不能飛,美軍這回又尷尬了。別以為表面看起來沒啥問題,但金屬疲勞是個很恐怖的東西,一旦機翼出現金屬疲勞,那麼就限制了戰鬥機的機動,嚴重者直接折斷機翼。如果要將這批F-16升級到可用的、可進行高強度空戰對抗,那麼就要換機翼,每架升級的成本大約在1000至1500萬美元之間,這些F-16會繼續服役到2048年。
本來說好的全隱身空軍,結果還得自覺召回三代戰鬥機。其實美軍想升級的是F-15,無奈費用太高,要知道F-15要兩台發動機,維護自然更貴,那麼F-16就是一個比較現實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