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孩子在幼兒園和在家是兩個樣子?

@ 2018-09-15

有家長說,孩子在幼兒園一切都很好,能自己吃飯、穿衣、睡覺也不鬧,可是一回到家就不行了,不好好吃,不好好睡,任性耍賴,胡攪蠻纏。孩子在幼兒園一個樣子,在家又是另一個樣子?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一、不同的環境,不同的心理

孩子為什麼回家就不聽話,在幼兒園卻能遵守規定?這是因為幼兒園有一套系統、固定的規章制度,而且這些規章制度都帶有強制性,任何人都沒有例外。幼兒在長期遵守的過程中,心理上形成了定勢,從而轉化成一種習慣行為。而在家就不同了,家長對孩子容易妥協,又沒有各種規定的約束,加上孩子一哭鬧,孩子完全不需要自我控制,所以就變得不聽話了。

二、沒有規矩,不成方圓

為了糾正孩子的這種情況,家長可以制定一些簡單、必要的規定,讓幼兒從小在有規律的生活中養成良好的行為習慣,並學會自我控制。三、建立生活規律就算在家,家長也要給孩子的作息立上一個規矩,而這個規矩一旦確定下來,就要嚴格執行,並且長期堅持。

但是在一些特殊情況下,比如節日、生日時,野外遊玩時,可以允許孩子自由一些,但事先必須申明原因和具體要求,讓孩子明白這是特殊緣故。

四、培養行為習慣

家長可將良好的行為舉止制定成遵守的行為準則,讓幼兒通過反覆執行內化成一種自然而然的習慣性行為。例如:吃飯之前要洗手;吃飯時要坐在固定的位置,不許亂跑或邊吃邊玩;幼兒長說可以上桌了,應要求他等大人到齊後一起開飯;喜歡的菜不能拉到自己面前;每次要吃完自己的一份飯菜,吃完後把碗筷、椅子放好。

家庭教育,制定規則時應注意:符合幼兒的年齡特點,力所能及;

循序漸進,不要一下子太多,幼兒記不住;

標準一致,不可朝令夕改,讓幼兒無所適從;

堅持不懈,使幼兒習慣成自然;

以身作則,為幼兒樹立好榜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