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歡的姿勢是什麼?
躺?癱?坐?
醫學研究發現,人類最喜歡的姿勢是——蹲。
因為人們蹲的姿勢和胎兒在子宮內的姿勢非常像,這是人類尋求舒適和庇護的本能姿勢,它能讓我們放輕鬆的同時又能給予內心足夠的安全感。
其實,除了身體的本能記憶外,「蹲一蹲」可是很「養生」的哦~
每天蹲一蹲,好處多多!
1、 改善血管功能
適當地下蹲,有助於擴張微、小動脈血管,減少心臟外周阻力,改善血管壁的彈性,能有效地降低血壓。
2、 減少久坐傷害
如果在久坐後,能做做下蹲這個動作,可以放鬆肌肉、活動關節,促進下肢血液的流通,從而降低久坐對我們身體的傷害。
3、 減肥瘦身
想keep fit?但沒地方運動?
那就來個下蹲啊~
下蹲能消耗很多臀部和大腿上堆積的脂肪;
另外,下蹲時因為擠壓腹部,既促進了腹腔臟器周圍的脂肪燃燒分解,也刺激了胃腸的食物消化,促進消化酶的分泌,是減肥的不二選擇。
4、 鍛鍊關節
下蹲有助於增強腰、髖、膝和踝關節的活動範圍,增強膝關節的靈活性,延緩關節的老化。
5、 延緩大腦衰退
下蹲可以加強腿的活動能力,增強來自外界的感官刺激,還可以延緩大腦的衰退。
6、 與長壽有關
有針對百歲健康老人的生活方式調查發現,他們從事田地耕作,蹲在池塘邊淘米、洗菜、洗衣服……這就強健了他們的腰腿,達到了強身健體的作用。
蹲一下好處就那麼多,但是也要學會正確地蹲。
這些動作要領別忽略!
要健康,就得確保你的下蹲動作從開始到結束,都始終保持正確,讓對應的部位能夠得到正確的鍛鍊:
——開始姿勢
要全身放鬆,兩腿分開,與肩同寬,自然地站立;
同時,腳尖的方向基本是倒八字形(外八)。
——站起姿勢
向上站起時,整個腳掌向下推壓地面,直立站起,但你的腰部要始終保持筆直伸展的狀態。
——呼吸方法
下蹲時吸氣,站起時呼氣。
——下蹲速度
下蹲的速度,大致標準是5秒1次(不要勉強,以舒適為佳),不要太快哦。
——鍛鍊次數
循序漸進,以1天做30次以上為宜;當然,如果一次做不到那麼多,就慢慢來,逐步適應。
當然,也需要把握時間與強度。
下蹲5分鐘=步行1小時=跪膝20分鐘。
這樣子看來,下蹲是一種既省時間,又高效的帶氧運動了。
如果你想維持健康或是消耗脂肪,最好能夠堅持每天鍛鍊下蹲5~15分鐘,每日1~3次。
至於運動的強度,也就因人而異了,在每次活動之後稍有氣喘,脈搏跳動1分鐘在120次以內,全身感到舒適最好。
但如果超過了這個限度,就會使全身感到疲勞,這可不利於養生哦。
溫馨提示:
無論採用哪種鍛鍊方式,
中老年人,以及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群要特別注意,年輕人一分鐘能做30次下蹲,但老人做8~10次就夠了。
記住不要貪多,要結合自己的身體狀況,把握頻率和強度,適當鍛鍊才有益身體健康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