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7歲失獨再孕母親
67歲失獨母親懷上雙胞胎,被醫院拒之門外」
「67歲失獨母親懷上雙胞胎,遭批評稱自私」
……
67歲成功試管懷孕雙胞胎,遂成為超高齡高風險孕婦。網頁被爭議刷屏。
失獨、高齡再次求子、試管嬰兒……這些辛酸的字眼,就像歷史遺留的陣痛,在二孩政策開放的今天,依然不時出現在我們的視線中,不得不讓我們再次回想起之前那一個個極度相似的故事。
2005年,51歲的郭敏的24歲的獨生女因車禍去世,郭敏一夜白頭。後她執意決定接受試管嬰兒手術,第一次在第19天時意外流產,第二次她成功受孕三胞胎,後來又流掉了一個。經過兩次試管,2009年5月,在大女兒去世的第四年,郭敏經過剖腹誕下了一對龍鳳胎。
郭敏和她的雙胞胎孩子
2009年,許少鋒20歲的獨女被一場疾病奪走生命,從此將這個家庭拖入痛苦的深淵。女兒走後,許少鋒和所有失獨父母一樣選擇了「自救」。 由於這些高齡夫婦正在失去自然生育能力,選擇試管嬰兒成為他們最後的福音。5年時間他和妻子至少做了7次試管嬰兒嘗試,這5年下來,他為此花去的錢超過百萬,目前至少還有四五十萬元外債,但最後均以失敗告終。這個執著的女人聽不進醫生和丈夫的話,吵嚷著還要繼續,甚至不惜寫下「生死書」。
在看望已逝獨女路上的許少鋒
「我給他們說,要是死在手術台上不讓他們負責。」
「我要是沒有孩子就等於死了」。
這似乎暗示了這個家庭的命運——在失去獨女,再孕的希望破滅後,他正在考慮離婚。
同樣2009年,煤氣中毒奪走了一位60歲的老人的夫女,之後她冒著高齡生產的各種風險,打破生育極限,試管生下雙胞胎女兒。
打破生育極限的 超級母親
2011年,車禍帶走了黃培瑤 26歲的獨子,已高齡第二次懷孕的她,迫於所在工廠嚴格的計劃生育,她不得不做了人工流產。後領養一女。
2015年8月12日,天津港發生特大爆炸事故,方誌英獨子龐題參與消防救援,不幸犧牲,年僅24歲。失去孩子之後,本就患有腦梗的方誌英 身體狀態更加糟糕。為了有個寄託,她不顧自己的年齡和身體狀況,經過四次艱難的試管嬰兒嘗試,終於在2017年5月成功懷孕,並於同年年底生下一對龍鳳胎。
不同的時間,不同的家庭,卻似被魔咒安排一樣殊途同歸。
失獨母親
眾所周知,試管嬰兒手術一般要經過控制性超排卵、取卵、取精、體外受精、胚胎移植和後期護理、監測等步驟。由於高齡婦女的卵子質量不高,一般需要用藥物刺激卵巢的卵泡成長。為此婦女需要打「排卵針」,這是一種對人體副作用較大的激素,可能導致卵巢囊腫、腫瘤,嚴重的臨床反應包括腹脹、呼吸困難甚至死亡。
但儘管如此,他們還是不管付出多少,無論多麼痛,都只為了能再次擁有孩子,為人父母,以求能夠稍稍安撫失獨之痛。
因為孕育後代是人類的本能,母愛源於本性。作為人,我們沒有理由去非議他們。但我們看到的是67歲求子心切的母親被醫院因高危拒絕,同時遭網友指責 高齡產子自私。
千辛萬苦試管成功對於一位67歲的老人來說已是萬難之難,既然她決意行此,想來她早已預計過所有風險,最後為了孩子全盤接受,看開生死。她的選擇有權得到最基本的尊重。
因為獨生子女一代人的存在,我國每年都有上萬的父母,被各種原因奪去唯一的愛子、愛女,變成「失獨老人」。這是社會發展的歷史現象,誰都沒有錯,卻無法避免。痛失獨子已使他們的身心受盡煎熬,難道這為了些許希望的拚死一搏,還要被無情指責的冰冷熄滅嗎?
失獨母親
文中案例來自各網站歷史報道。文中思想僅代表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