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 每年的8月中下旬,又進入了「小候鳥」返鄉留守與父母分離的高峰期。對那些進城打工的民工兄弟來說,短暫的暑假團聚後,由於務工等條件限制,他們不得不與子女再次離別。(圖片來自東方IC)
2/8 義烏火車站站台,寧波東至貴陽的K845列車即將離站。站台上,年輕的父母蔡雙晴、李慧燕,正在向車廂內的小姐妹隔窗囑咐。靠窗坐著的是11歲姐姐蔡立艷,邊上是9歲妹妹蔡立麗。車廂內的姐妹聽不見外面媽媽的叮囑,只是一個勁地搖頭、哭泣流淚。(圖片來自東方IC)
3/8 年輕媽媽李慧燕見此情景特別痛心,紅著眼圈強裝笑容安慰她們。(圖片來自東方IC)
4/8 蔡雙晴、李慧燕老家在江西豐城一小鎮,他們在義烏從事塑料配件加工已有六年。平時,生意特別忙碌,一對姐妹在老家留守,讓爺爺奶奶帶著。(圖片來自東方IC)
5/8 一年中,小姐妹和父母真正團聚時間只有兩次,暑假與春節。「作父母的誰不希望女兒能留在身邊,看著她們長大,但受就讀條件等客觀因素限制,許多時候也是無奈選擇。」
蔡雙晴說。(圖片來自東方IC)
6/8 圖為雖然隔著玻璃聽不見,但孩子的淚眼媽媽卻看得見。
(圖片來自東方IC)
7/8 幾分鐘後,列車緩緩駛離義烏站,媽媽李慧燕終於控制不住情緒,雙手捂面。這次與女兒離別,再次相見也要半年之後了。(圖片來自東方IC)
8/8 據《我國農村留守兒童狀況研究報告》調查顯示,像蔡立艷、蔡立麗留守老家的姐妹一樣,全國農村留守兒童超過6100萬,其中大約15%的孩子一年都見不到父母。留守兒童,及由此產生兒童心理、遭遇意外傷害等系列社會問題,是當下社會轉型發展期的一大陣痛。
(圖片來自東方I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