貿易戰千億美元商品受衝擊 美中談判各說各 沒結果

@ 2018-08-24

(倫敦24日訊)隨著美中貿易戰豪不留情的於本月23日開打第二波,粗略計算,包括上月6日開始的首波,受美中貿易戰衝擊的商品總額多達1000億美元(約4110億令吉),占中美年貿易額七分之一。

至於已結束的中美副部級貿易談判,根據各自在會後的公布,兩國各說各話,似乎沒有達成重要成果。

「新浪財經」報導,中國商務部新聞辦公室批評,美方一意孤行,昨日對160億美元(約658億令吉)中國貨加征25%關稅,涉嫌違反世貿組織規則,中方不得不繼續作出必要回擊。中國國務院關稅稅則委員會公告指出,中國對美國約160億美元商品加征25%關稅也於昨日中午12時1分實施。

中國商務部強調,將在世貿組織爭端解決機制下提出訴訟。美中首輪貿易戰互向對方500億美元(約2055億令吉)商品加征25%高關稅,第一波關稅制裁上月6日生效,涉及340億美元(約1397億令吉)產品;第二波昨日實施,涉及160億美元產品。

市場相信美中此貿易戰短期內難達成協議;圖為美國加利福尼亞州的奧克蘭港口。

只重複各自要點

中美副部級貿易談判結束,儘管中方稱雙方會就後續保持聯繫,但美國白宮發言人華爾特斯(Lindsay Walters)卻未提下談判。《華爾街日報》報導,這次談判過程中,雙方只在重複自己的要點。

中方通報中未用「磋商」或「談判」,只用「交流」形容這次對話。

至於美方,華爾特斯在磋商後發出一份簡短電郵聲明,「我們(美方)與中國官員進行了為期兩天的討論,就如何在經濟關係中實現公平、平衡和互惠交換了看法」;內容包括解決中國的結構性問題,涉及該國的智慧財產權和技術轉讓政策等。

要達成一項協議 難上加難

《華爾街日報》引述密切追蹤會談情況人士透露,由於沒有任何跡象顯示這次美中貿易談判取得進展,大大減低兩國很快達成一項協議的可能性。

該知情人士指出,美國財政部在籌備此次會談的過程中一直試圖將重點放在要求清單上。這些要求包括:中共降低關稅,取消逼使美國公司轉讓技術的政策,放寬對外國企業的市場准入以削減去年美國對中國大陸3750億美元(約1兆5412億令吉)貿易逆差。

會談的另一項議題是讓中國政府將人民幣匯率推升至貿易爭端之前的水平。多年來,美國一直抱怨中國政府操縱人民幣匯率,而人民幣兌美元自4月以來已累計下跌近1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