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失去「聯想」到創造「神州」,他如何成就中國數碼之王?

@ 2018-08-23

2008年,台灣ERP軟體龍頭老大鼎捷軟體,突然宣布從台灣股市退市,令寶島震撼。

此時的鼎捷,客戶占據台灣製造企業1000強的半壁江山,業務可謂如日中天。而它退市的唯一理由,竟是希望能與一家大陸企業聯手,使其成為自己的大股東。

這家企業,正是郭為的神州數碼。

30年前,郭為創造出「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的廣告詞,早已響徹神州。只是後來的他無論如何也想不到,有一天自己竟然會失去聯想,並且要為失去聯想怎麼辦而上下求索。

【「救火隊長」】

1988年,25歲的郭為從中國科技大學研究生院(北京)碩士畢業。面對著進機關、去留學的好前程,郭為卻被柳傳志「忽悠」進了聯想。

郭為這麼選,一是覺得企業實踐性強,二是被柳傳志的個人魅力折服,認定跟著他一定能學到很多東西。

聯想這次公開招聘,將郭為、孫宏斌等一幹才俊納入麾下。「金麟豈是池中物,一遇風雲便化龍」,如今,他們都是中國企業界的風雲人物。

3月,郭為面試、上班;4月,聯想在人民大會堂搞活動,柳傳志看郭為追著媒體做宣傳,認定這個年輕人「行」;5月,就被提拔為公關部經理。郭為卻不樂意,總想去企業部施展拳腳。柳傳志便教導說,做企業要學會把需要變成愛好,你試試吧!

結果,郭為不但琢磨出「人類失去聯想,世界將會怎樣」這句紅遍中國的廣告詞,還完成了一件「不可能完成的任務」:把聯想漢卡的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生生變成了「一等獎」。

這件事令聯想上下沸騰!郭為「將5%的希望變成100%現實」的努力,成了聯想的精神標杆:如果真想做成一件事,哪怕希望渺茫,仍要竭盡全力、勇往直前。

「郭為追獎」,成為傳奇。可他沒想到,之後的挑戰接踵而至。

1990年,聯想爆發「孫宏斌事件」,全國13家分公司老總都是孫氏舊部,陷入混亂。郭為臨危受命,馬不停蹄到各地整頓,卻不斷收到「小心小命」的威脅。這塊硬骨頭誰都不敢碰,郭為卻不動聲色,安撫人心的同時又穩住了業務,最後成功做到整頓不虧損、大亂又大治。

從此,郭為成了聯想一塊磚,哪裡需要哪裡搬。

1994年,郭為被「發配」廣東,收拾聯想大亞灣科技園爛尾工程。為此,他自學土木建築,愣把爛尾工程建成投產,還節省了30%的預算。

1996年,他奔赴香港聯想止損,歷時一年,將公司成功整合到北京。

1997年,聯想科技(神州數碼前身)成立,郭為將內部分散的分銷、系統集成業務強力整合;又用3年,將10億營業額做到100億。

12年歷經11個崗位的淬鍊,一次次比艱難更難地力挽狂瀾,郭為大都只身前往,以才德服人,表現出高超的能力與定力。

柳傳志也認定,郭為絕對是塊不可多得的「好鋼」。但誰也沒想到,這會成為他被「逐出」聯想的開始。

【大分家】

當年,「聯想集團」四個字都是郭為跑下來的,他從沒想過會失去聯想。1999年,當柳傳志打算將聯想科技拆出時,郭為卻不得不面對這個殘酷的現實。

1996年,當郭為還在香港聯想收拾殘局時,楊元慶在北京赫然崛起,率聯想電腦勇奪國內PC銷量冠軍。1997年郭為返京,重整聯想科技,聯想便形成聯想電腦和聯想科技兩大「山頭」的格局。

通過分銷代理國外電腦品牌,聯想科技和聯想電腦左右互搏。聯想執委會討論再三,決定「分家」:由楊元慶繼承大統,將聯想品牌、電腦資產和大部分員工納入麾下;郭為得到分銷、系統集成業務。不過,聯想印表機、掌上電腦要還回去,因為新公司不能叫「聯想」。

12年嘔心瀝血,一夜間被「掃地出門」,郭為不禁當場痛哭,多年後提及此事仍然眼圈發紅。他心痛失去「聯想」,員工也紛紛表示「生是聯想人,死是聯想鬼」。在外人看來,這根本是「一山不容二虎」,郭為不過是一枚「棄子」。

但在柳傳志心中,郭為、楊元慶皆為瑜亮,都是寶貝。郭為是「孔雀」型領袖,魅力十足,以柔克剛;楊元慶是「老虎」型領袖,充滿能量,威震八方。所以聯想分拆,還是出於業務考慮,「有郭為就能成,沒有郭為,就辦不成這事」。

2000年5月12日,聯想誓師大會上,柳傳志將兩面旗幟分別交給郭為、楊元慶,聯想就此一分為二。

郭為將新公司定名為「神州數碼」。他想過在前面加上「聯想」,但這個為「5%希望」奮鬥過的男人放棄了。他承認很在意過去,但更在乎自己有沒有勇氣去開創「神州數碼」的新時代!

【「我們是神州數碼」】

曾有評論說,柳傳志把聯想的當下給了楊元慶,把未來給了郭為。

實際上,這只是神州數碼(以下簡稱神碼)不得不直面殘酷的委婉說法。公司拆分後,誰都不知道怎麼走。有高管甚至對郭為拍著桌子嚷,「你不說清楚,這隊伍就沒法帶」。媒體更質疑「神州數碼能活下去嗎」,可見舉步維艱。

公司內外都是問號,郭為心中卻謀劃出「數字化中國」的輪廓。這年,麥肯錫跑來指了三條路,郭為選了最難、最險、最具發展潛力的一條:以現有的分銷、軟體集成和網絡設備為基礎,徹底轉為IT服務型企業。

簡單理解,就是成為「中國的IBM」。

早年間,神碼的日子很好過。它靠代理惠普、東芝等IT產品起家,毛利率曾高達30%。但這種「搬箱子」的活兒處境尷尬,賣不好不賺錢,賣火了品牌商就搞扁平化直銷。在郭為看來,分銷更像驢拉磨——總是原地踏步。

在已開發國家,硬體、軟體、服務三分天下;中國還處在硬體投資占80%的階段,軟體、服務在萌芽期。巨大的差距昭示著發展空間,郭為認準了這就是神碼的未來之路。

2001年,網際網路泡沫破裂,神碼卻逆勢開啟上市環球路演。大勢寥落,有人預言其上市註定慘澹。沒想到,投資者們卻折服在郭為富有遠見的戰略下。郭為的措辭,也從最初「聯想分出來的神州數碼」,到後來「我們是神州數碼」,展現出強烈的自信。

6月1日,神州數碼(00861.HK)在香港聯交所上市,超額認購達83倍,讓所有人刮目相看。

人們驚訝地發現,神碼每個財季都以20%的增速飛漲:在中國IT分銷領域,它是無法撼動的王者,第二、第三的合計銷量都難以匹敵;神州商橋,讓外界第一次看到突破性的B2B商業模式;遼寧移動、廣東聯通、北京地稅等超級客戶,令同行無比艷羨……

神碼迅速贏得廣泛尊敬,香港基金經理對其的推薦評級,甚至高過聯想。

【再造「聯想」】

企業分兩種:一種像獵人,熱衷捕捉機會,風險利潤都大;一種像農民,旱澇保收,卻沒有想像空間。

郭為認為,自己在業務創新上像獵人,在戰略執行上像農民。在轉型道路上,沒人「軸」得過郭為,任何事都無法動搖他的決心。

然而世事難料,郭為總擔心倒下的分銷業務,卻在如履薄冰中,雄霸天下18年,不可動搖地「統治」至今。2016年,神碼分銷營業收入增至404億,占據51%以上的市場份額。「半壁江山」在手,神碼愣是把「搬箱子」的活,干出了技術含量。

以全球第二大電腦晶片廠商AMD為例,當年AMD搞出4家總代理,結果魚龍混雜、渠道混亂。2003年神碼接手,做防偽、搞售後、全國推廣,愣是將AMD塑造成中國攢機界的王牌,至今圈粉無數。

神碼苦幹近20年,積累了數萬AMD這樣的合作夥伴,並建立廠商信用體系,極大降低了交易風險;而神州商橋電子商務,也堪稱IT分銷界的「阿里巴巴」,將最頂尖的IT設備和最優秀的增值服務完美聚合,年交易額突破500億,已構築起難以逾越的「護城河」。

相較之下,被寄予厚望的IT服務一度相當艱難。2001—2005年,神碼軟體業務增長30倍,占據市場份額8%,位列中國市場前三甲。即便如此,仍要靠分銷來續命。

這其中,中國市場環境不成熟、智慧財產權保護力度不夠是主因。但郭為銳利的思維卻獨闢蹊徑:市場不成熟,神碼才有機會;成熟了,人家找你幹嗎?

在英國,郭為見識到了IT服務怎樣無孔不入。一家與神碼業務相近的IT公司,為英軍提供信息化支撐,連攻打伊拉克這樣的大仗,都靠它為英軍提供後勤信息化保障;此外,它還同時管理著200多家英國醫院的系統後台。

這愈發堅定了郭為對IT服務的信心。神碼不能坐等市場成熟,而應該主動去發掘商機。

改造中國銀行系統時,神碼發現:每家分行的數據結構竟然不一樣。中行很頭疼,卻沒辦法。於是神碼開發出定製軟體,一次性將全國分行的數據結構統一,提升了中行的整體效率。

改造國稅系統時,神碼又發現,企業只有工商、稅務登記,沒有海關登記,很容易偷稅。神碼乾脆上門說服海關,耗時7年打通了三大部門信息平台,填上了這個大窟窿。

因為國家級平台是神碼造,地方平台又要接駁,所以最好還是神碼干。就這一下,神碼接單接到手軟。

2007年6月,完成MBO股改的董事長郭為交出第一份財報,歷經7年艱苦努力,IT服務首次實現盈利4700萬,標誌著轉型大獲成功。之後數年,全行業在次貸、歐債等危機打擊下一蹶不振,神碼的規模和利潤卻勢不可擋地逆勢暴漲。

如今,中國探月工程的圖像可視化、國慶60周年大閱兵、奧運場館人流疏散管理等,背後全都浸透著神碼的技術力量。在金融、電信、稅務等行業信息化領域,神碼更是一路領先。

而180多項軟體技術專利、300多個應用解決方案在手,神碼當之無愧成為中國跨行業整合IT服務的王者。

通過近10年的探索奮鬥,郭為令神碼凈資產大增20倍,成功實現「再造聯想」。神州數碼十周年大會上,柳傳志情不自禁地尊稱他「尊敬的郭為主席」,並驕傲地宣告:「為聯想培養出一個叫郭為的年青人自豪!」

【智慧城市】

「企業要做好,應當對未來有前瞻性認識。」當神碼成為整合IT服務領域的王者後,下一個超級增長極在哪裡?

郭為的定位是「智慧城市」。

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人工智慧……前沿技術層出不窮。但只要咬住「智慧城市」,所有技術都能圍繞它布局展開。

城市很美好,痛點卻太多:交通擁堵、車輛限行、外來人群管理、管網跑冒滴漏……但,智慧城市都能解決。

揚州城,就是「智慧城市」的典範。

一張揚州市民卡,把身份證、交通、社保、銀行、醫療,乃至貸款信用、個人檔案、駕照信息等功能全融合,成了真正的「一卡通」。

這背後,意味著將政府、企事業單位所有數據平台打通,而相關的數據存儲、系統運維、軟體解決方案乃至IT硬體採購,神碼一條龍解決。

「揚州模式」大獲成功,令「智慧城市」拓展到佛山、福州、無錫、蘇州、深圳、武漢、南京、鄭州等地。連香港八達通卡,最終也採用神碼的解決方案,奠定其「中國智慧城市專家」的地位。

有了「智慧城市」做基礎,神碼可擴充的城市服務層出不窮。

有一次,蘇州一家企業接到訂單,7天內要將商品運至上海港。企業加班生產沒問題,但解決商檢、海關、稅務、外匯、商務局等批文,7天絕對搞不定。神碼於是在政府數據平台上,開發出一個SAAS應用(即在線服務軟體),以虛擬文檔模式,替企業「跑遍」所有政府部門的系統後台,幾分鐘搞定所有批文。

這項服務是如此強大,以至數千家蘇州企業蜂擁而至,成為神碼的忠實客戶。

而郭為認為,用信息化手段提升人們的幸福指數,才是做智慧城市的關鍵。

於是在蘇州,老百姓吃「放心肉」,也在靠神碼「管」。蘇州的屠宰場、集市、超市、個體戶,全部納入信息後台,每塊肉都「實名制」、可溯源。

結果,規範的肉鋪門庭若市,不規範的門可羅雀。神碼智慧城市改變的,不單是效率,還有整個城市的精神風貌。

【眾志成城】

郭為有句名言:做企業本身,就是做人。

常年身處各種矛盾漩渦中,郭為卻從來不是個激進的人,而更善於選人、授權、借勢。他選人一定要德才兼備,看重責任、激情、創新,提倡「賽馬」而非「相馬」。

公司常年轉型在路上,創業氛圍十足。因此,郭為不介意讓員工「搶棒子」,製造點「小混亂」。比如表現最好的20%,大膽破格晉升;墊底的10%,也不會一裁了之,而是換換崗位。郭為始終認為,兩人摔跤,目的是把對方摔倒。但你真能把對方舉起來時,還是應該輕輕放下。

這個愛定戰略、做規劃的帥才,還為員工制訂出12年培訓計劃,希望員工每3年上個新台階,多出能「帶兵打仗」的總經理。為加速人才成長,郭為甚至親自給高管授課,耳提面命傳心得……

就這樣,神碼里聚集了一群吃苦耐勞的耿直「boy」。

精兵強將不斷,神州控股(00861.HK)才得以將神州信息(000555.SZ)、神州數碼(000034.SZ)接連拆分上市。郭為三家上市公司在手,「神州系」已蔚為大觀。

因為強調做人,神碼有著獨特的擔當。

好的IT服務自然貴,有客戶也免不了想壓價。服務這種東西,本來就信息不對稱,偷減成本也不會虧。郭為卻寧願放棄訂單,絕不糊弄,「我們只跟有眼光的客戶合作」。這種品質追求貫徹上下,神碼能得到眾多政府、企業客戶信賴,合作十幾年,不是沒有原因的。

與友商,神碼成就了更多佳話。

2008年,為了在大陸ERP市場大展拳腳,台灣鼎捷跟神碼一拍即合,竟在公司如日中天時宣布退市,令寶島震動。唯一的原因,是希望與郭為聯手,讓神碼當股東。

2011年,神碼子公司DCN(神州數碼網絡)與EMC(全球領先的存儲設備製造商)成立合資公司,EMC董事會主席喬·圖斯說:「我要讓郭為看到我的眼神,聽到我的承諾。」雙方合作生產的雲存儲設備,將部署在神碼雲服務平台Marketplace和「智慧城市」里。

強悍如華為,也在2016年搶著跟神碼共建中國最大的O2O雲。華為企業BG中國區總裁蔡英華甚至動情表示:「如果非要在華為與神碼的合作上加個期限,我希望是五百年!」

郭為很認同扎克伯格的一句話:一個偉大企業家要有改變世界的想法。

如今,神碼所有的戰術,都圍繞著「智慧城市」的大戰略展開。這其中,還可能經歷痛苦的轉型蛻變,但郭為敢於將自己歸零為一位「老創客」:「我的中國夢很簡單,就是用10年、20年時間,通過科學的力量,推動整個社會的進步。」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