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吉隆坡22日訊)分析家認為首相敦馬哈迪此趟訪華,未取得實質性成果或重大突破,卻成功掃除了馬中關係的陰霾,因此這趟訪華之行不算失敗。馬來亞大學戰略與國防研究碩士藍中華表示,馬哈迪在本次訪華,實際上想檢討前朝政府所簽下工程協議,但顯然不得要領。「敦馬在訪華前,已多次針對這兩項項目傳達強烈的信息給中方,要求重新談判。在他會見了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和總理李克強,立即宣布取消項目,是因為沒有獲得『重新談判』的機會,而中國冷靜和沉著應對大馬『出爾反爾』。」他分析說,即使對大馬而言,這些協議是由貪腐的前朝政府所簽下,對我國不公平和不利;惟就中方而言,這些協議都是依據大馬的要求、法令和程序,是合理且合法的,因此不願隨意檢討,締結新合約。「照現階段來看,中國擺出姿態,可承受大馬取消項目的打擊,所以沒發表特別言論。」藍中華今日接受《東方日報》訪問時指出,敦馬此行中,馬中兩國也沒有簽署很多協議或備忘錄,而且所簽署的協議沒有亮點。「因此,馬哈迪此次訪華,沒有太大實質性成果。」儘管如此,藍中華指出,宏觀來說,馬中關係依然穩固,沒有出現倒退的情況,馬中關係會在這些中國承包的項目的擱置下,繼續前進。他直言,大馬需要中國,多過中國需要大馬,雖說中國在中美貿易戰,或需要大馬的支持,但中國是不會任由大馬開出條件。「如果中國容許大馬重新談判這些項目,就等於開了先例,會影響一帶一路項目,之後一旦國家政權更迭,或領導人要求重新談判,就會沒完沒了,因此中方才堅持不要重新談判。」他說,中方可接受,在項目擱置的情況下,兩國的關係繼續前進,因為除了這些項目,兩國之間還是有很多項目進行中。此外,馬來亞大學中國研究所副所長饒兆斌博士也肯定馬哈迪本次訪華之行,取得正面發展,雖然成果不如預期,但不能說是失敗的一次。他笑說,自己原以為,兩國領導人會有更多商業性的對話,以及探索區域課題,但他們並沒有,或許是自己期望太大。無論如何,他接受本報訪問時指出,此次訪華之行,可說是派了定心丸,多少也穩定了自大選後馬中關係的不穩定性,中方也相當配合,馬方也無意與中方的關係鬧僵。「從各方面來說,不是太差的訪華,只是本來預期會有更多突破。」他說,對於大馬取消東海岸鐵道項目和2項油氣輸送管項目,中方肯定感到不高興,但沒有把兩國關係鬧僵,已算是給足大馬面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