獨家最新《重磅訊息》稅收局指示【誰捐款】須呈資料,全馬慈善機構感到驚訝
請大家幫幫忙,將此訊息傳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不再持槍上門追稅......
根據南洋報業基金的聲明,如果捐款者無意索取免稅收據,或者捐款不到5000令吉,基金不會把他們資料轉呈給稅收局。
【獨家】稅收局指示慈善機構【誰捐5千】須呈資料
(吉隆坡10日訊)《南洋商報》探悉,內陸稅收局最近嚴格執行舊法,規定接收善款的慈善機構,必須把1年內捐款總額達到5000令吉及以上的熱心人士個人資料,呈給該局。
據了解,這並不是新的措施,不過一些不知情而於近期接到通知的慈善機構感到驚訝,也擔心當局此舉會令義款大幅降低,不利慈善活動。
根據稅收局規定,收受義款並享有免稅地位的機構或組織,必須把這些捐款人的姓名、身份證號碼、地址和捐款日期,以及機構或組織所籌得的捐款,一併呈給該局。
一家在今年6月收到稅收局公函的機構負責人向《南洋商報》透露,該局只是闡明必須呈上相關資料,但並沒有說明該局需要這些資料的目的,以及有什麼後續行動。
他說,一些慈善機構受到類似通知後,都擔心熱心人士因為大方捐款,反而成了稅收局討稅的對象。
與此同時,我們也擔憂熱心人士為免麻煩,會降低善款到5000令吉以下,而間接令組織的義款總額減少。
不管怎樣,據悉,鑒於享有免稅地位的慈善機關一般上都是奉公守法的正派組織,都願遵守條例,而且也坦蕩蕩的通知捐款人,當局有此規定。
稅收局近年來到處追稅的手法相當引起爭議,尤其是登門查辦商店,以及向私人學校索取家長資料,都曾引起民怨。
不再【持槍】上門追稅
希盟政府上台後,《南洋商報》6月間曾獨家報道,首相敦馬哈迪醫生已向稅務相關單位下達命令,馬上停止向商家或企業採取上門取締行動。
7月16日,財政部長林冠英出席第18屆全國稅收大會時聲明,政府不會再採用【強硬】的追稅方式,以向納稅人追討拖欠的稅款,反之會採用協商與談判的方式。
他笑言,納稅人未來無需擔心再次面對內陸稅收局執法人員【持著槍枝】上門追稅的情況。
但他同時也提醒納稅人,勿因新政府在追討稅務上採取放軟姿態而選擇置之不理,畢竟政府在推動更公平的稅務時,也會對付納稅人。
為了顯示事無不可對人言的透明度,南洋報業基金今日起已在本身徵求捐款表格中聲明,凡是捐款5000令吉及以上,同時希望獲得免稅收據者,他們的個人資料將會呈給內陸稅收局。
根據南洋報業基金的聲明,如果捐款者無意索取免稅收據,或者捐款不到5000令吉,基金不會把他們資料轉呈給稅收局。
南洋報業基金總經理許又尹受詢時向《南洋商報》證實,該基金兩個月前接獲內陸稅收局通知,必須遵守有關條例。不過,她表示不清楚該措施會否阻嚇熱心人士捐款。
企業:帳目清白不怕查
根據一些捐獻者回饋,他們還是會繼續支持慈善機構的捐款活動,一些公司坦言沒關係,若有需要,還是會捐,而且公司帳目沒問題,把資料提供給稅收局也不會帶來多大影響。
據了解,吉隆坡有一家慈善機構過去十多年來都有執行相關條例,其捐款人也清楚知道,凡是1年捐款達到5000令吉,其資料會呈交稅收局的事實。
不會向捐獻人追稅
內陸稅收局企業服務組主任羅茲娜促請捐獻人不必擔憂,因為該局不會把納稅人機密資料交給第三方,也不會因此向捐獻人追討更多稅務。
她證實,該局向來有要求慈善機構必須呈報年捐達到5000令吉及以上的熱心人士名單,不過主要是供內部記錄用途。
她告訴《南洋商報》,該局要求獲取相關資料,是符合1967年所得稅法令第80和81條文。
她說:這不是新措施,稅收局批准慈善機構享有捐款免稅地位時,便已要求相關機構必須符合多項條件,這就是其中一項。
她強調,慈善機構若未遵守條例,稅收局會發函提醒,而不會倉促對付它們。
我們只是向慈善機構索取捐款者的名單,捐款者並不知道其資料已提呈給稅收局,在這種情況下,相信不會阻嚇人們繼續做善事。
請大家幫幫忙,將此訊息傳出去,讓更多人知道!
====================================================================
獨家報道:宋秀英
資料來源:e南洋商報
查詢網站地址:http://www.enanyang.my/?p=1088877
** 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站立場。 **
本人在此澄清,本人並非政治網絡槍手,只是關心國家大事,將網絡文章share,文章真真假假請自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