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的雲飄得很低,以至於一場雨說來就來,說走就走。這不,8月16日,在記者實地探訪國家電投吉電股份安徽淮南潘陽漂浮式光伏項目之前,就下了一場雨。雨後探訪水面項目,真是別有一番味道。以至於採訪村民李金超時,他那溢於言表的歡笑,也讓記者發自內心覺得漂浮式水面光伏真是個惠民的好項目。
李金超笑著說:「真的很高興,這真是『黑金』變『白金』啊!」的確,安徽省淮南市潘集區泥河鎮劉龍村的這個水塘,由昔日的「採煤沉陷區」變成了今天的「水上發電站」,「這裡的環境也好了,水裡可以養魚了,附近村民也有事可乾了,相當於實現了就業,日常收入也變多了。以前這座光伏電站在建設時,我在這裡每個月有5000多元的工資。現在,我是這座光伏電站的運維工,每個月也有4000元左右的收入,我的妻子也在這個電站工作。」
採訪照片中
村民李金超眼望的方向就是國家電投目前最大的水面漂浮式光伏電站,也是目前全國乃至全世界建成投產的最大漂浮式光伏電站——國家電投安徽淮南潘陽漂浮式光伏項目。
圖為安徽淮南潘陽漂浮式光伏項目
安徽淮南潘陽漂浮式光伏項目利用兩淮採煤沉陷區水面建設光伏項目,在治理沉陷區水域的同時,能有效利用該區域土地空間。與傳統光伏電站相比,漂浮式光伏電站將光伏發電組件安裝在水面漂浮體上,具有不占用土地資源、少水量蒸發、抑制藻類生長的作用,同時水體對光伏組件及電纜的冷卻也可有效提高發電效率。
不僅如此,據國家電投吉林電力股份有限公司華東新能源公司總經理王浩介紹,該項目在25年運營期內,可為當地提供123868萬kWh綠色能源,年均可研收益率13.68%,經濟效益可觀。建設單位注重能源與生態的和諧共生,使該項目成為當地一道靚麗的旅遊景點。該區域還能進行家禽養殖,並拉動當地第三產業的發展。此外,與燃煤電廠對比,該項目在25年運營期內節省標煤410004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221936噸,減少二氧化硫排放30750噸,減少碳粉塵排放278803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