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語:畢爾漢與班迪克的論文主題是地球自轉與地震活動的關聯性。畢爾漢上周告訴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地球自轉與地震活動有密切的相關性,這暗示明年出現強烈地震的次數將增加。」
圖為日前伊朗發生地震後的災難現場。(圖:法新社)
(英國.倫敦19日訊)2位美國科學家發表研究指出,由於地球自轉速度的小幅變化仍可能引發密集的地震活動,因此明年全球出現破壞性強震的次數可能大增,尤其在人口密集的熱帶地區。
英國《衛報》報道,科羅拉多大學(University of Colorado)教授畢爾漢(Roger Bilham)及蒙大拿大學(University of Montana)教授班迪克(Rebecca Bendick)10月在美國地質學會(Geological Society of America)年會發表論文指出,地球自轉速度變化雖僅令一天時間增減一毫秒,但可能影響到地底能量的大量釋放。
畢爾漢與班迪克的論文主題是地球自轉與地震活動的關聯性。畢爾漢上周告訴英國《觀察家報》(The Observer):「地球自轉與地震活動有密切的相關性,這暗示明年出現強烈地震的次數將增加。」
畢爾漢說,他們研究1900年以來強度7級以上地震,發現這段時間內有5個時期發生強震的次數比其他時期明顯較多,「一年內有25至30起,而其他時期平均每年只有約15起」。
2位學者試圖尋找強震較多時期與其他因素的關聯,發現每當地球自轉速度稍微減緩,之後會出現強震次數增加的時期。畢爾漢指出:「地球自轉速度確實會小幅變化,有時一天改變一毫秒,這可用原子鐘非常精確地測量出來。」
畢爾漢與班迪克發現,過去一個半世紀內,有5個時期出現地球自轉速度數次如此小幅減緩。而關鍵在於,這些時期過後跟著出現地球強震增加的時期。
畢爾漢表示:「這很明確。地球正預告我們未來5年的地震情況。」而由於地球自轉減速時期自4年多前已開始,使得這份關聯性格外重要。
畢爾漢說:「推論結果很清楚,明年嚴重地震的次數應該會大增。今年已算過得輕鬆,至今只有約6起強震。明年開始可能很容易一年出現20起。」
研究人員尚不清楚,一天時間縮短為何與地震有關。他們懷疑,可能是地球核心運轉的輕微變化同時影響這兩個層面。
此外,他們也難以預言多出的強震會出現在哪裡。不過畢爾漢指出,他們發現一天的時間有變化後出現的強震,似乎大多數發生在接近赤道的地方。而地球的熱帶地區約有10億人口居住。
(中央社.譯者:張正芊)
來源:www.sinchew.com.my
文章部分內容來源於網絡,如果侵犯到您的隱私、權益、請點擊檢舉按鈕舉報,網站將在第一時間進行處理,謝謝合作! 檢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