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當今大馬》報導,馬哈迪是在13日(星期一)的一場閉門會議上這麼說,而這也是新政府在兌現競選宣言承諾上面對困難的原因。該報引述數名參與該晚餐會議人士的言論指出,希望聯盟政府也可能遭到強烈反對。
首相敦馬哈迪說,希盟政府作出太多競選承諾,因為沒想到會在全國第14屆大選中勝出。
根據《當今大馬》報導,馬哈迪是在13日(星期一)的一場閉門會議上這麼說,而這也是新政府在兌現競選宣言承諾上面對困難的原因。
該報引述數名參與該晚餐會議人士的言論指出,希盟也可能遭到強烈反對。
「其實我們沒想到會贏,我們作了一個很厚的宣言,作出了各種承諾……我們需要做出犧牲以兌現承諾。如果我們無法達成,就需要有個人民能接受的好理由。「
「如果我們無法兌現承諾,反對黨會以此對付,而我們也可能在下屆選舉中失敗。」
延伸閱讀:
不知不覺,馬來西亞改朝換代已經快100天了。
3個月過去了。我們回到現實中生活。政府換了,政策自然改了,唯一不變的是,希盟政策仍然引起爭議、政府措施依然存在缺陷。
我們且看看另一頭在大選落敗、首次淪為反對黨的國陣,今天又變得如何了?
隨著砂拉越與沙巴成員黨陸續退出國陣,民政黨此前也宣布退出國陣。至於「萬眾矚目」的馬華,至今未正式宣布退出,然而總會長廖中萊已表明,國陣如今已是「名存實亡」。
就在上星期,廖中萊宣布,馬華將以本身黨徽出征來臨的雪州無拉港補選。這是馬華歷來首次使用本身的黨徽上陣選舉,而不再掛上國陣的秤子旗幟。
事到如今,國陣聯盟,名存實亡,貌合神離,崩塌在即。
如果說509大選對60年來不曾失去政權的國陣而言,是一個世界末日,那麼大選後的「新生活」對他們而言,則在考驗他們能否劫後重生。
一方勢力,鞏固久了,則為無敵,隨而輕敵,輕則懈怠,重則腐敗。我並非認為,執政太久的政黨就一定會腐敗,只是要懂得時時改革、不斷求進、聽取民意,更重要的是廉潔二字!
無可否認,納吉成為國陣倒臺的最主要因素。若然當初國陣果斷行事,將醜聞纏身乃至響遍全球的納吉完全切割,他們在大選的命運肯定將不一樣,或許仍然落敗,但不至於慘敗,也可能不會出現如今分崩離析的局面。說到希盟,我們自然想起民聯。早在2008與2013年兩屆大選,民聯已經來勢洶洶,向國陣發起嚴峻的挑戰,奪下經濟能力強大的雪州與檳州。然而,當時的國陣仍然不以為然,不曾想要改善內在的弊端與缺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