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親奪刀救人犧牲後,有人月月捐錢,十年後才知是拾荒老人
那是很多年前的故事了。我所知道的,有這樣一個低保戶。
高齡,駝背,唯一的兒子因病身亡,老伴兒受不了打擊,癱瘓在床幾十年。老人數十年如一日的照顧她,就像當年照顧剛出生的孩子一樣,神態祥和寧靜,從無厭煩。
房子裡家徒四壁,為老伴求醫已經花光了所有的積蓄。幸好每個月領的錢節省到極致,總能攢出口糧來。老人拒絕其他的救助,偶爾鄰舍們端碗好菜過去,老人總是萬分感謝,過後卻要送點水果白糖什麼的,這樣三番兩次,鄰舍們就再不好意思了。
多麼倔強,單純又可愛的老人啊。鄰居們心疼卻又「恨」他的倔強。
於是我作為一個陌生人,被街道委託來拜訪他,告訴他有愛心企業捐贈,請他務必收下。老人很遲疑:我日子其實還過得去,等老伴走了,我干不動了,再說吧。
我注意到房子裡有廢品,80高齡的老人好像一直在撿破爛。我看著他溝壑叢生的臉,恍惚間看到我的祖父。「人生下來,就是要受苦的,都是命,一輩子和命干,哪天不喘氣了,我就輸了。」老人很豪爽。
我彷彿看到一個不屈的鬥士,激動間脫口而出一個問題,也是一個很久的疑問,來之前街道的工作人員告訴我,有人看到老人每個月都去郵局寄5塊錢,但過後誰問他都不說。難道他有親人?可為什麼沒看到來人呢?
老人定定的看著我的眼睛,正當我以為他出神的時候,他開口了:我不認識他。他接著往下說,於是我聽到了這個小城幾年前一個悲傷的故事。
有一個男人,自己是個打零工的農民,有一天在街上碰到精神病人持刀傷人,他毫不猶豫飛身擋刀,只不過只有1.6,不到110斤的他根本不是身高1.8,將近200斤的病人對手,當警察趕來的時候,他已經不行了。死的時候,沒有遺言,只是眼睛一直盯著街道拐角:那是他兒子放學的方向。
我在一剎那思維混亂了,毫無疑問他是個英雄,可是最可憐的是他老婆和8歲的兒子,他們的一生,註定要孤苦和流離。縣城轟轟烈烈的紀念他又歸於平靜,只有老人,一直牽掛著。他千方百計打聽來對方的地址,於是每個月捐5塊錢,且從不留姓名。
5塊錢,是一頓早餐?一個零食?還是你隨手打賞的小費?我只知道,這是一個老人責任之外的所有積蓄,是他獨有的紀念英雄的方式。一個故事曾經說過:人們肉體死去後,只有在世的人再不記得他,他的所有才會消散,最終靈魂也無。
我不知道老人信不信鬼神,但他肯定有他的信念,被人牽掛是一種幸福,哪怕那個人已無知無覺,魂歸冰冷的大地。老人沒有因為錢少而不好意思,也沒有因為月月捐款而居功自傲,在他的意識里,這是一件非常平常的事,就像老人說的:我少吃一口,他的孩子就能多吃一口。
如今歲月匆匆,青草榮枯,英雄的兒子已經長大,老人也已駕鶴西去,我敲著鍵盤寫下這個故事,只希望看的人越多。就像那個故事所說:生命雖戛然而止,靈魂因被人牽掛而生生不息。希望看到這個故事的人,能在心靈深處悄悄安下一個位置,那裡,有一場別離的故事,那裡,也將會是清明最盛大的祭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