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壓是很常見的慢性疾病,一旦患上很容易對身體產生許多不可逆的傷害,所以面對高血壓,許多人都有恐慌,稍微不注意就掉進了謠言的陷阱。下面這些謠言,你聽說過嗎?
1.瘦的人不會得高血壓
許多人患上高血壓是因為各種不好的飲食習慣,這不僅帶來血壓的升高,同時也會出現體態的變化,於是就有人傳出了高血壓只有胖子才會有的謠言。這絕對是不可信的!肥胖雖然是患病的一個重要危險因素,但也並沒有什麼科學證據顯示體瘦的人不會患上。而且根據近年來的臨床看,瘦的人患上血壓疾病的幾率也是很大的!
2.降壓藥要不停的更換
有許多藥物吃上一段時間之後身體可能會產生耐藥性,所有就有人用這個去哄騙高血壓病患,於是產生了降壓藥物吃上一段時間也要更換的謠言。
這個誤區是很大的!而且尤其是存在於許多中老年人群裡面。醫生所下的高血壓藥物處方往往是根據血壓的流動監測之後選擇的最合適的一種,不同的高血壓藥物治療機制不同,並不一定適合每個人的情況。如果自己任意地更換,很容易出現問題。事實上,降壓的藥物很少出現耐藥性,如果長期服用同一種,還會對大腦和腎臟起到相對的保護作用。所以,如果不是病情需要,千萬不要任意更改藥物。
3.偏方治療
有許多人向來偏信民間偏方,雖然有些偏方是傳統醫學留下的瑰寶,但是不妨也有披著醫學外衣的騙子,而且即便是這個偏方對於某一個人的疾病治療曾有效,在沒有臨床驗證的前提下,也無法證明它對於其他人的治療效果。所以,選擇偏方治療,一定要三思、理智!
高血壓患者常見的不適症狀,包括頭暈、頸部僵硬感、心慌、胸悶等,急診碰到少數血壓很高並伴胸痛的患者,當使用降壓藥使血壓下降後,胸痛症狀便消失了。但是有一些患者即便收縮壓達到180毫米汞柱,也沒有感覺不舒服。
血壓已明顯升高,但是患者沒有任何不適症狀,主要考慮為長期高血壓使患者產生了耐受。這樣的高血壓病危害更大,引發冠心病、腦卒中、腎病的風險更高,這種高血壓真正成了「無聲的殺手」。還有些早期高血壓病患者,改善了生活方式,採取積極運動、減輕體重、限制鈉鹽攝入等措施,使血壓恢復了正常,也就沒有什麼不舒服感覺了。
通常將血壓升高到收縮壓超過140毫米汞柱或舒張壓超過90 毫米汞柱診斷為高血壓病。醫學上將血壓升高分為原發性高血壓和繼發性高血壓。原發性高血壓,是指沒有確切原因導致的血壓升高,可能與遺傳因素、高鈉飲食、社會壓力增加等因素有關,主要是降壓治療;繼發性高血壓是由於腎動脈狹窄、某些內分泌疾病等原因引起的血壓升高,以治療原發性疾病為主。
有些高血壓病患者認為,既然我已經「耐受高血壓」,也沒什麼不舒服,如果將血壓降到正常,會不會反而不好呢?還有些患者發現血壓升高,特別是超過自己平時的血壓值時,不論有沒有不舒服,都會跑到醫院看醫生,要求用藥降壓。其實,這些認識和做法都是錯誤的。
高血壓的治療首選口服藥物。如果發生「高血壓危象」,即患者的血壓短時間內急劇升高,出現頭痛、噁心、嘔吐、胸悶、氣急等症狀,可能引發腦卒中、心力衰竭等危及生命的情況,這時往往需要急診科醫生採取靜脈用藥治療等緊急處理。平時在家控制血壓時,要注意做到以下兩點:
1.降壓治療要達標。有些患者堅持吃降壓藥,但從來不測量血壓,這就有可能出現血壓控制不達標,仍然避免不了發生心、腦、腎等重要臟器的併發症。
2.高血壓需要終身治療。有些患者吃藥後感覺沒什麼不舒服了,以為高血壓病好了,就自行停藥,這是錯誤的做法。特別是冬春、秋冬季節轉換氣溫急劇變化時,人體血管收縮舒張功能受到影響,血壓都會產生相應變化,必須持續加強降壓治療和血壓監測,每天定時定點測量血壓,及時調整用藥。
可見,高血壓患者不論有沒有不適的感覺,一旦確診為高血壓病,都要去醫院詳細檢查,規範用藥,並定期監測。
治好病是大多數人的期望,可是千萬不要因為迫切治療的心而被有心之人蠱惑,最後掉入謠言的深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