達因與內閣誰大? 重大決策意見分歧到底是誰說了算?

@ 2018-07-27

政府顧問理事會主席敦達因在政府決策方面的角色及影響力,已引起希盟一些領袖的關注及憂慮,特別是理事會與財政部近期在一些重大經濟相關的決策上出現的不咬弦現象,已引發雙方在決策方面「誰說了算」的議論。

這個矛盾,甚至使到有報道指7月4日召開的首次「完整內閣」會議上,有數位部長據說挑起政府顧問理事會的角色與權力課題,顯示爭議正逐漸浮上檯面雖然有報道指首相敦馬哈迪醫生保證,該理事會只扮演提供建議的角色,而不是負責決策,但理事會對重大決策的異見,卻歷歷在目。

政府顧問理事會的其中4名成員,左起達因、佐摩、哈山馬力肯及潔蒂。政府顧問理事會權力 日益使希盟領袖不安成為議論焦點的政策異見,在於大型項目及官聯企業的課題,其中三項已在媒體上出現的分歧之說,包括輕快鐵3號線及捷運工程、國庫控股、重要政府機構人事安排。

由於這些異見太矚目,新加坡《海峽時報》也於今日大事報道達因與政府的微妙關係。報道指達因為首的政府顧問理事會的角色與權力越來越引起希盟領袖及投資者的關注及憂慮,並引發角力之說爭議。

報道提出了上述首次「完整內閣」會議上被數位部長挑起的疑問,而馬哈迪則作出有關理事會只提供建議而不拍板的保證。報道說,坊間曾盛傳國庫控股及其他一些官聯企業的領導層,曾被該理事會要求呈辭,但這指示並未獲得所有人的歡迎。

報道引述不具名消息稱:「目前甚至有一個主張把國庫控股交由首相辦公室掌管的內閣文件,正等著被討論。」消息說,輕快鐵3及捷運合約重新談判的做法,也曾被主張重新展開招標的達因反對。

兩團隊查1MDB弊案一名不具名的希盟領袖說:「內閣批准了林冠英提議的情況,顯示達因和首相馬哈迪的想法並非完全一致。然而,是否有人敢於挑戰達因的權威,則是有待觀察。」該領袖還指出,馬哈迪與達因甚至還各有一個團隊,負責審查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1MDB)弊案。

議長人選角力達因占上風報道稱,輕快鐵3(LRT3)大型基建項目、官聯企業重組,以及大馬主要政府機構人事更迭等例子,顯示該理事會所享有的「隱性影響力」,在某些特定事件上,蓋過了希盟領袖的權力。基於一些涉及經濟領域的改變,包括關鍵機構的人事安排與個人安置,部分希盟領袖因此開始擔憂,達因即使在100天後沒有任何正式職位,其影響力仍會持續存在。

報道指除了國行前總裁丹斯里慕哈末依布拉欣、聯邦法院首席法官敦勞勿斯和上訴庭主席丹斯里祖基菲里等人的辭職事件反映了該理事會的影響力外,最新的一起事件,則是國會下議院議長人選的爭議。報道稱,人民公正黨雙溪大年國會議員佐哈里阿都退出的情況,確實讓提名前者的希盟兩大成員黨公正黨及民主行動黨感到尷尬,但也同時顯示理事會再次發揮了影響力。

凱利:理事會涉利益衝突巫統林茂國會議員凱利質疑,希望聯盟政府成立的政府顧問理事會有涉及利益衝突,且違反其僅是提供政府建議的角色,並責問理事會如何才會解散?他說,政府顧問理事會主席敦達因代表大馬官訪中國,還指示聯邦法院前首席大法官丹斯里莫哈末勞勿斯和上訴庭前主席丹斯里祖基菲里阿末離職,已涉及利益衝突。

凱利在國會走廊召開記者會責問外交部長拿督賽夫丁,為何派達因代表大馬到中國訪問?劉偉強:理事會沒行政權政府不會受政府顧問理事會的意見或決定所左右。首相署部長拿督劉偉強指出,政府顧問理事會只是扮演顧問的角色,沒有行政權。

他今日在下議院的問答環節回答巫統林茂國會議員凱利的附加提問時說:「前朝政府也委任許多顧問團,如一個馬來西亞發展有限公司(1MDB)顧問團。但政府顧問理事會的問責和法律地位問題並不存在。「問責課題是歸內閣管轄,政府顧問理事會所給予政府的報告,不一定會左右政府。」他強調,政府顧問理事會在希望聯盟組織政府100天後,就會解散。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