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賣掉了自己的房子,卻讓1000餘只流浪動物擁有了家

@ 2018-07-23

差不多10多年前,有個老人接到一個求助者電話,說在街頭看到一隻斷了腿的狗狗,急需救治。

老人當即放下電話,急忙忙趕往事發地點……

當時的中國,歷經20餘年改革開放,創造了令整個世界為之驚嘆的「中國奇蹟」。在這場轟轟烈烈的改革浪潮中,很多人的生活變得富足起來,也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飼養寵物。

但隨之而來的棄養寵物,也越來越多。

老人現在要去救的這隻狗狗,便是剛剛被主人拋棄的。

它被主人丟在路邊,但它顯然不明白為何這次主人不帶它一起回家,只傻傻地追了上去。於是,為了不讓它繼續跟著自己,主人打斷了它的腿……

最後,這只可憐的狗狗被趕來的老人救下,並帶回家裡收養。

而此時,這位老人家裡,已經收養了幾十隻這樣的動物了。

她,便是已故「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創辦人:蘆荻。

蘆荻

---- 1 ----

蘆荻,出生於書香世家,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1975年,因毛澤東主席患眼疾而無法讀書,還曾擔任過毛主席的助讀工作。

這樣一個人,在我們的印象里,最後的結局肯定是生活殷實、安享晚年。

但實際上,蘆荻老師的晚年生活,卻充滿了悲情的色彩。

這一切,都得從一隻丟失的小貓說起……

上世紀70年代,當時已在大學教書的蘆荻老師,家裡的一隻小貓走丟了。想到小傢伙沒有了家的庇護,該是多麼悲慘啊?心急如焚的蘆荻老師趕緊帶著家人到處尋貓。

尋找貓咪的過程中,蘆荻老師也發現了其他流浪的小動物,心疼之下便帶回了家裡。

這是蘆荻老師第一次收養小動物,從此便一發不可收拾,一隻,兩隻,三隻,……,直到一千多隻。

以收養第一隻流浪動物為界,蘆荻老師的人生被分成極具違和的兩段:

前半段,她是一位專家、學者、大學教授,一邊進行文學研究,一邊教書育人;

後半段,她則變成了一位佝僂的老太,身上臭氣哄哄,為了生計而操碎了心。

---- 2 ----

開始做流浪動物救助工作之後,蘆荻老師眼裡的世界就完全變了一個樣子,去到哪裡,都要四處查看有沒有流浪的小身影。

有,就帶回家!

隨著收養的動物越來越多,蘆荻老師的家裡漸漸便放不下了。

「可是,那些無家可歸的小動物卻不能不救啊!?」

於是,70年代末期,她和幾位志同道合的朋友一起,自掏腰包在京郊租了一個院子,同時請了幾個工人,專門用來收留那些無家可歸的小動物。

「這些小動物要麼是被人遺棄,在大街上流浪,要麼是被人殘害,被打傷、燙傷,眼睛被弄瞎,四肢被砍斷。」一位探訪過蘆荻老師的人如是說道。

自此,大家慢慢都知道了有這麼一個心善的老太,願意收留那些沒人要的小動物。

常常,蘆荻老師早起一開門,就發現門口多了個紙箱子,上面貼張紙條:

「阿姨,因為個人原因沒有辦法再養它了,又不忍心扔掉,所以希望您能照顧它!」

1988年,蘆荻老師前往美國探望正在留學的孩子,與美國友人溝通的過程中,對方不經意提到,中國存在虐待動物的現象。這句話深深刺痛了蘆荻老師的心,也讓蘆荻老師第一次接觸到動物保護法。

原本只是一次簡單的探望,也因此變得意義非凡。

隨後她訪問了美國當地的動物保護組織,同時也萌發了在中國創建類似動保機構的想法。

同年(1988年11月),蘆荻老師正式開始籌備建立「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並最終在1992年9月經農業部批准,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正式成立。

蘆荻老師作為第一任會長,以保護小動物、實現小動物權利為己任,一直工作到生命中的最後一天!

---- 3 ----

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人大代表,對於有這些頭銜加身的蘆荻老師來說,她的選擇是讓人不解的,甚至是「瘋狂」的。

例如,雖然已經創辦了中國小動物協會,也建立了救助基地,但還是會把很多流浪動物往家裡帶。

尤其是一些傷殘、生病的小動物,蘆荻老師往往擔心它們在基地得不到很好的照顧,便帶回家。

最多時,家裡甚至有幾十隻傷殘的小動物。

走進家門,一股惡臭便撲面而來——難以想像,蘆荻老師就是在這樣的環境中生活了幾十年。

但這些,蘆荻老師都忍了下來……

不過,她的鄰居卻無法忍受。

有一次,蘆荻老師收養的一隻小貓不小心跑了出去,回來時,便被人報複式地剁掉了尾巴。

不僅如此,蘆荻老師還必須天天安撫那些上門投訴貓狗叫聲、排泄物惡臭的鄰居。

最後,小區業主和物業一起,將蘆荻老師告上了法院。

曾經有許多學生、親友,都問過蘆荻老師:您後悔過嗎?您還希望回到自己的專業里來嗎?

蘆荻老師這樣回答:

我自己又何嘗不希望? 但看著小動物一雙雙哀哀無告的眼睛,我就想:我不能拋棄它們,只要我還有一口氣,有一點力量,一點辦法,我還得為這些生命去掙扎!

---- 4 ----

救助事業有多難?如果沒有參與其中,可能我們永遠也無法體會。

我們可以先來算個帳:以最簡單的方式,養一隻狗狗,需要花多少錢?

一年糧食費用:1200元;

免疫:200元;

就這樣,一年也需要1400塊錢,如果將收養的數量擴大為500隻,便是70萬。

這還不包括基地房租、工人工資,每年還有大量小動物生病,以及,新救下來的一些傷殘的小動物的治療費用……

按照最最最保守的估計,蘆荻老師每年都需要承擔至少兩百萬的巨額帳單。

對於一個退休的老太太來說,她去哪兒找到這筆錢呢?

重壓之下,蘆荻老師不得不開始變賣家裡所有值錢的東西:

父母留下來的字畫、老祖宗留下來的古董家具、毛主席留給她的書信及各種手跡……

即使是這樣,還是入不敷出。

最後,蘆荻老師不得不抵押了自己住的房子,自己租房子住,以此籌錢參與救助。

也正是因為蘆荻老師的這種種舉動,愛心基地才得以維持,那些被收養的小動物,才得以有食物裹腹。

---- 5 ----

許多人,對於蘆荻老師這樣的救助方式,非常不屑一顧:

中國的流浪動物幾千萬隻,能收養過來嗎?

對比這樣一個天文數字,1000多隻確實是杯水車薪,但不能說蘆荻老師這樣的堅持是沒有意義的。

在她的堅持下,許許多多只能等死的小動物,擁有了繼續活下去的希望。

她曾經從餐館的湯鍋邊救下就要被剝皮的小貓,從狗販子的手裡買下即將被屠宰的土狗,被人差點打死的獼猴,還有各種鳥類、小兔子、……

同時,蘆荻老師帶領的中國小動物保護協會,也嘗試了非常多非常有價值的事情:

比如將小動物帶進學校,與小朋友接觸,讓他們從小就建立關愛動物的善心;又比如,致力於推動大眾對於狂犬病的科學認知與預防;還有,蘆荻老師作為人大代表,一直在積極推動動保立法……

像蘆荻老師一樣的中國動保人,正在以自己的方式和力量,推動著這個國家向一個更加文明的方向前進。

現在,我們能看到,越來越多的人,開始關注小動物權利,拒絕任何棄養、虐待小動物的行為。

也有越來越多的人,開始直接、或者間接參與到救助隊伍中來。

比如,在蘆荻老師救助的過程中,有許許多多的人給予了幫助,有的人捐錢,有的人幫助解決用地問題,也有許許多多的志願者無償到基地幫助……

而且,這個隊伍還在不斷地壯大中……

而我們作為一個小小的公眾號,在動保先驅的感染下,在愛心人士的期望聲中,也一直在用自己的方式,幫助小動物:

我們新的領養平台,將會在近期對所有人開放。

而目前正在做的——請流浪狗吃一頓飯公益活動——也在進行著(您可以

點擊這裡

進入活動,助力流浪動物)。

這些事情都很小,但我們堅信,這些事情一定值得我們去做。

100年前,魯迅先生寫過一段話,我想作為這篇文章的結尾……同時,也獻給在天之靈的蘆荻老師:

願中國青年都擺脫冷氣,只是向上走,不必聽自暴自棄者流的話。能做事的做事,能發聲的發聲,有一分熱,發一分光,就令螢火蟲一般,也可以在黑暗裡發一點光,不必等候炬火。此後如竟沒有炬火,我便是唯一的光。

倘若有了炬火,出了太陽,我們自然心悅誠服地消失,不但毫無不平,而且還要隨喜讚美這炬火或太陽,因為他照亮了人類,連我都在內。——魯迅


相关文章